对岑溪市食品生产小作坊监管思路的探索

15.11.2016  22:35

         

          食品加工小作坊是食品生产环节监管最薄弱的一环,岑溪市一直将其列入监管的重点,在对岑溪市食用植物油、鲜湿米粉等小作坊产品抽样检验时发现,食品生产小作坊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探索食品小作坊的监管新方法、新思路亦成为建立健全食品小作坊监管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岑溪市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岑溪市食品生产小作坊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岑溪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全市食品生产小作坊进行全面的摸底、监督检查。全市共581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其主要生产食用植物油、白酒、干米粉、腐竹、豆腐、鲜湿米粉等,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生产环境较差,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等特点。

              二、监管难点。

            (一)食品生产小作坊数量多,生产条件差。  一方面,食品加工小作坊数量多,主要集中在食用植物油、白酒、干米粉、豆腐、和腐竹5个传统行业,而且其生产地点比较隐蔽分散,多在城区僻静处、城乡接合部、集镇偏僻处及农村,不易发现。另一方面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生产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小作坊的生产管理以经验为主,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多数处于无产品标准或不按标生产、无快速检验设备和人员、无管理制度等三无状态。

          (二)经营理念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低。部分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不求产品质量,不讲诚信经营,恶意造假,恶性竞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员工多以家庭成员为主,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正规和必要培训。

          (三)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缺陷,产品出厂检验欠缺,产品合格率不高。部分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相对偏低,特别是食用植物油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容易存在黄曲霉毒素B1超标、酸价超标、过氧化值超标以及掺假掺杂等问题。

          (四)监管小作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小作坊的监管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备案办法(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食用植物油小油坊备案基本要求(试行)》、GB/T  23734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但是,对各类食品小作坊细致的监管法律法规、方案等还是相对缺乏的(如切合当地实际、生产工艺的生产环境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怎么样处罚等)。

            (五)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力量薄弱,缺乏监管小作坊的经验。食药监部门监管的范围广,内容量大,专项多,工作任务量大,使得监管部门有时候顾此失彼。同时,监管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经验少,对小作坊的监管有时会事倍功半。

              三、对策及建议。

            从岑溪市的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成因、现状及发展规律来年看,我们认为,应从监管确保安全和引导发展做强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帮扶,保证安全,疏堵结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保护传统特色食品,促进食品加工小作坊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政府监督,保障辖区食品安全。对备案凭证、营业执照齐全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小作坊,纳入正常监管范围;对无证无照或证照不齐的,坚决查处。街镇协管,部门联动,筑牢食品安全联防线。积极将食药监工作动态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加强市场流通、餐饮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严防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食品进入市场。

            二是建立有效实时的小作坊监测网络体系。食品安全检测监测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预警的主要信息来源。针对食品小作坊的分布特点,由区县局制定小作坊抽样计划,充分利用有关装备资源,加大小作坊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对检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进行执法抽样,送法定技术机构进行检验。要根据季节特点,产品安全风险系数采用不同的抽查频次。检验项目应从整体上覆盖包括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食源性人类传染病、转基因食品及原料、饲料、农残、食品添加剂、及各种食源性病原体等。所有监测结果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总结分析,为小作坊监管提供决策依据,并定期将食品安全信息向社会发布,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预警功能。

            三是严格日常巡查,把好七个关键环节。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食品安全责任的最终落脚点和受益者。食品小作坊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后,      对小作坊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材料、食品包材、食品工艺、人员素质、产品出厂关的7个关键环节要每月做好监管统计。     

            四是加强帮扶指导,鼓励小作坊向生产企业发展。2015年岑溪市着力引导、支持多家小作坊发展成有证企业,取得良好成效。加强对小作坊业主员工的法律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相应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知识的培训,引导其往科学的生产方向发展。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合作社等形式,引导生产类型相同的成片小作坊走集体投入、联合经营的道路。联小做大,推动小作坊整合起来,促进传统特色食品质量的提高。在加工区域内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促使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履行原材料进货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把好产品质量关。

            总而言之,对于部分高风险的食品小作坊,建议监管部门不仅要采取技术资金扶持降低其产品风险,还必须采取严厉的监管,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确保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