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岸明代窑址发现大量瓷烟斗 出土物令人惊叹

28.12.2015  10:09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整理出土的陶瓷物件。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正对三岸窑址进行现场勘查。

  邕江岸边,被时间掩埋的明代古窑逐渐露出原貌,一幅明代窑工烧窑制瓷器的场景越来越清晰。日前,南宁三岸窑址的发掘工作有了阶段性成果,该窑址为广西的陶瓷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是窑址中出土的大量烧造烟斗对研究烟草传入中国,以及烟草文化在中国的兴起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

   荒草丛生隐藏繁华窑址

  三岸窑址于2013年3月11日邕宁水利枢纽工程水淹区文物调查时发现,地处三岸村一队附近邕江右岸的斜坡上。今年10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正式对该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工作,这座修建于明代的窑址的发现令人惊叹。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覃芳全程参与了此次发掘工作。日前,记者探访了考古工地,若非覃芳带路,外人很难在杂草丛生、分岔多的泥路中找到曾经的繁华之地。尽管眼前只剩下已被破坏的窑室和残次碎裂的废品堆,但用“繁华”形容当时的景况并不为过。

  “这里共有4座龙窑,目前发掘面积为2000平方米,已揭露的有两座,从发掘揭露的窑室结构及出土产品看,其烧造水平及工艺都比较高。” 踏入长达30米的一号窑室,覃芳还原了几百年前窑工们的工作情况。

   分室式龙窑烧造水平高

  烧窑前,古代窑工先将瓷器放入匣钵,每件瓷器之间用泥质支钉作为间隔。待匣钵层层放入窑内后,顶部还会盖上盖子,避免窑灰和烟火黏附在器物上。借由窑壁上因长期高温烘烤而凝结的青灰色物质可以判断,两座窑的使用时间都很长。

  根据出土遗物覃芳推测此窑烧造历史从明代开始到清晚期结束。三岸窑址最特别之处莫过于此窑为分室式龙窑,窑的结构在当时比较罕见。一号窑室结构保存较好,火塘、烟道、挡火墙、窑壁等均得以保存。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窑内特地建成阶梯式,每层阶梯都用砖砌出相互间隔的过火孔。

  由于窑内增设了隔墙,窑身两侧还有投柴孔,使得窑室内的温度较为均匀,所烧制的产品不易开裂变形。此外,依山傍水的龙窑不仅取材方便,而且有利于水路运输。覃芳介绍说:“这几座窑烧造规模较大,产品量大且类型丰富,供应范围应当较广,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瓷制烟斗极具研究价值

  覃芳从出土的遗物中挑选了几件较为完整的成品进行展示,包括罐、缸、碗、碟、壶、杯等。这些瓷器多施青釉,瓷胎有精细的也有粗糙的,尚未发现烧造青花瓷。除了家庭生活常用的瓷器,窑内还发现了精致的佛像头、重达2公斤的瓷秤砣,以及大量的瓷烟斗。

  广西明代窑址中第一次发现瓷烟斗已是35年前的事了,发掘地点位于合浦县上窑明代窑址,不过当时窑内仅发现了3件瓷制烟斗。为了更好地掌握和研究窑址情况,覃芳邀请了广西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家郑超雄到考古工地现场考察。

  郑超雄曾参与合浦窑址的发掘工作,之后便专注于研究古代烟草的起源和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葡萄牙海盗曾在中国两广地区强行推销他们带来的货物,其中就包括烟草种子。郑超雄表示,作为舶来品,价格昂贵的烟草并非普通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三岸窑址中发现的瓷烟斗数量惊人,说明当时民间开始自己种植烟草,吸烟的风气已十分流行。” 郑超雄认为,从文字记载和挖掘出土的各种实物资料分析,烟草极有可能是在合浦栽培后传遍广西境内,而后推广至全国。(记者 陈蕾/文 赖有光/图)

窑室内发现大量瓷烟斗。

佛像头。

[责任编辑: 徐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