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砥砺前行——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评析

06.03.2015  18:15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广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全区工业发展大会精神,着力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地促进了广西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年主营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10位,西部第4位。工业经济作为广西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已开始转入速度换档和结构调整之新常态。

一、工业经济运行呈现7个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总体增长,但增幅回落逐渐加大。 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70.76亿元,同比增长10.7%。从月度总产值增速观察,2至12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3.6%、15.7%、16.4%、11.4%、17.1%、18.9%、11.2%、5.5%、3.1%、8.7%、14.7%,生产波动幅度较大。再从近年来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看,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2010、2011、2012、2013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23.7%、20.8%、15.9%和12.9%,呈不断回落态势。到2014年,季度累计增速逐季下行回落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和全年增速分别为11.9%、11.8%、11.1%和10.7%。工业增加值10.7%的增速,比2002年的12.3%低1.6个百分点,创13年来新低。数据表明,广西工业经济总体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局面同样没有改变,高位、高速增长的局面不复存在,工业经济步入平缓中速增长的新常态(详见下图)。

(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 高耗能行业拉动作用减弱。 2014年,国家下达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涉及广西炼钢、铁合金、铅、水泥(熟料及磨机)、造纸、制革等160多家企业。在淘汰落后行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广西高耗能产业发展有所减缓,全区六大高耗能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幅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4.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轻工业呈现同比增长相比,对能源资源依赖较强的重工业增速出现了较大的回落,全年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2.3、1.4和0.2个百分点,增幅呈回落态势。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快于规上工业增速6.7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9.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7.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6%,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12.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7.6%,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1.2%。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增加值增速也比较快,如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分别增长10.5%、14.6%和14.3%。数据表明,落后的产业行业必将淘汰,高新技术产业充满阳光,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开始出现积极的新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三)非公有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贡献巨大十分给力。 从经济类型看,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63.47亿元,同比增长12.2%;2014年,全区规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29.84亿元,同比增长7.5%。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国有控股高4.7个百分点、比全区规上工业高1.5个百分点,尽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增长活力,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9%,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8.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13年12月召开的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进一步优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配套政策,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广西非公工业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工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工业经济如今已成为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详见下图)。

 

(四)九成行业实现增长,但半数行业增速回落。 从行业上看,在全区40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的行业有36个,占行业面的90%,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其他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石油和天燃气开采、非金属矿采选、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十行业增速高达15%以上,同比分别增长38.4%、32.2%、30.4%、26.1%、23.7%、19.6%、18.9%、18.5%、15.5%和15.3%。在增长的行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出现回落的行业有20个,占行业面的50%。一些重点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回落比较大,同比回落6.4个百分点。而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造纸和纸制品、水的生产和供应等四大行业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31.4%、3.0%、2.6%、2.0%。

(五)七成五的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但五成产品产量增速回落比较大。

从产品产量上看,2014年全区重点监测的24种主要产品中,有18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占主要产品面的75%;其中,瓷质砖、钢化玻璃、硫酸、单一稀土、汽车、十种有色金属等6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7.5%、14.6%、14.4%、13.6%、11.9%和11.2%。在增长的主要产品产量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出现回落的产品有11个,占主要产品产量面的45.8%,并且绝大部分都回落两位数,如中成药、铁合金、发动机、钢材、饲料、精制食用植物油、发酵酒精和成品糖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回落34.1、24.5、17.6、15.2、13.7、11.4、11.3和10.7个百分点。同时,铝、机制纸及纸板、烧碱、水泥熟料、化学药品原药等种产品产量出现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21.8%、14.4%、6.6%、3.1%和2.9%,铝的产量下降最大(详见下表)。

(六)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持续领跑全区。 从区域上看,北海、防城港、河池、钦州、崇左、玉林、南宁等7个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同比分别增长21.5%、18.0%、14.5%、12.5%、11.5%、11.3%和10.8%,其他7个市增幅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合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以来,一直领跑全区,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及全年同比增速分别达17.1%、16.7%、14.5%和14.4%,同比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5.2、4.9、3.4和3.7个百分点。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前几年持续加大工业投入,一些重大项目投产和一些重要新增行业拉动所致,如南宁市的富士康、丰达电机等电子企业,领衔拉动全市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南宁市工业增长的主推手;北海市的石油加工、黑色冶炼、电子制造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72.56亿元,同比增长25.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8.4%,拉动增长1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0.5%;防城港市产值超十亿元的企业达18家,同比增加6家, 超十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67%,对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80.6%,拉动增长14.5个百分点;钦州的中石油等企业都表现不俗、拉动十分强劲。一些新增行业如有色冶炼工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分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占比看,以柳州市为龙头的广西工业布局依然没有改变,柳州市的占比最大高达19.9%,南宁市次之达15.3%,桂林市第三达11.4%;而后建市的崇左、来宾、贺州三市以及河池、钦州市的比重偏小(详见下图)。

(七)小微型企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生力军。 从企业规模类型看,2014年全区大中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62.81亿元,增长8.6%,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2.8%,拉动增长5.6个百分点;小微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07.94亿元,增长 14.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7.2%,拉动增长5.0个百分点。小微型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比大中型企业高5.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超越大中型企业,达50.5%。小微型企业已成为推动广西工业增长的生力军,全区扶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详见下图)。

二、工业生产值得关注的6个重要问题

一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长期负增长,部分重点行业剪刀差现象严重。 2014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4%,已经连续35个月处于负值状态。从七大重点行业看(详见下表),虽然有四大行业的出厂价格指数高于去年同期,但汽车制造、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仅略高于同期,唯有非金属矿物制造行业高于同期2.9个百分点,均属恢复性增长。而在出厂价格指数低于同期的三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指数都达不到94.0%,有色金属冶炼业也只有96.1%。此外,全区最主要的两大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其购进价格指数分别高于出厂指数3.3和3.2个百分点,而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的植物油加工和制糖业价格购销倒挂更为严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滑以及重点行业出现严重的剪刀差现象,势必压缩企业盈利空间,抑制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加大,库存产品大幅增加。 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3.78亿元,同比增长9.9%,与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7.9、15.9和9.3个百分点,上半年比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1-9月比上半年回落6.6个百分点,全年比1-9月回落9.3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呈加速放缓态势。相反,全年产成品库存增长达到10.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3.8个百分点。利润增幅回落加大、库存产品增多,这是市场需求不足、生产供过于求的重要表现(详见下表)。

三是部分行业及企业亏损比较严重。 由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4年全区920家规上工业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7%;亏损金额达152.60亿元,同比增长23.5%。从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上看,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5个行业,其中,石油加工业虽然仅有7家企业亏损,但亏损额最大,达32.33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54家企业亏损,亏损23.13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有106家企业亏损,亏损22.79亿元;造纸和纸制品业有49家企业亏损,亏损18.83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76家企业亏损,亏损8.42亿元。此外,有15个行业亏损企业面在20%以上,其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业、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亏损企业面在30%以上。

四是企业生产成本及费用增长过快。 从经济效益上看,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55.11亿元,同比增长10.1%; 主营业务成本15886.61亿元,同比增长11.5%,成本的增速超过了收入的增速。同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以及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同比分别增长8.5%、6.8%、5.9%、11.3%;亏损企业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为17%,亏损面不仅同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而且亏损额还比较大,达152.60亿元。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增长过快,亏损面过大,亏损额过高,必将挤压工业企业的利税空间。

五是工业投资增速回落比较大,出口交货值波动下降明显。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工业投资持续减弱。2014年全区工业投资增长14.2%,与去年同期的25.7%相比,回落了1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7%)回落幅度6.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分别回落15.0、10.8和14.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不足,必将导致今后工业发展后劲乏力。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以来全区规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在经历前5个月的负增长之后,6月开始转正,7月突增至38.34%,8、9、10、11、12月再跌落,平缓增长。2014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完成751.49亿元,同比增长7.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速负正转换、突快突慢的状况,这是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不稳的表现。

六是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相对较少。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培育发展,2014年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在库调查已达5287家,与2013年末相比,全区新建投产并纳入规上统计的工业企业仅有106家。新增规上企业除了数量少外,规模也相对较小,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只有0.9个百分点。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全区有307 家规上工业企业由于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2000万元、工业结构性调整、企业经营不善致使关停注销等原因,被退出基本单位名录库。虽然退库企业都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对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影响不大,但一定程度上说明除了受经济下行影响外,我们在培育上规入库和巩固在库企业上缺乏动力,广西规上工业发展缺乏新的增长点或亮点,导致加速发展后劲不足。

三、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广西工业发展的5条应对措施

综合观察十多年来广西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基本判断:广西工业经济正处于总体运行下行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之新常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工业经济形势,针对当前广西工业经济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常态,可从如下几方面思考应对。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世纪以来,直到2013年,广西经济总量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工业,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8%左右提高到40%左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7%左右提高到50%左右。2014年广西生产总值(GDP)同比仅增长8.5%,跌破了两位数。广西工业高位、高速增长的势头同样难以为继。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4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为51%左右,始终在临界点上下徘徊,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平稳增长态势,这个工业先行性指标是工业经济走势的晴雨表,值得借鉴。在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广西工业,必须以科学发展来统领统筹,与时俱进,积极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13年召开的全区工业发展大会和作出的《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对全区工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总体目标。贯彻落实《决定》和大会精神,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总量与结构、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尤其要正确对待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努力解决好总量提质与分量提速的关系。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支撑,在争速中提质增效,在提质增效中保持平稳增长。   

(二)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工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调整工业结构和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广西工业基础属于相对薄弱地区更是不易。当前,广西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在40个大类行业中都有企业布局,但40%左右的工业企业多集中在六大高耗能行业,一些行业不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而且产品技术含量低,在全国甚至全区都没有什么市场份额。广西工业行业结构单一问题众所周知:铝工业“打喷嚏”,百色经济就“感冒”;一个镉污染事件,整个河池工业几近崩溃;糖价下跌,崇左的工业就“”得很;中石油项目检修,钦州的经济增速就下滑等等,一业独大、一企独大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些市县甚至没有几家规上工业,更谈下上做强做优。产业结构问题是广西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必须下大力气着力解决。但怎样调整?如何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谓“决定性作用”,指的是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糖价已跌至进口到岸价了,总不可能鼓励农民扩大种蔗、工人扩大制糖;铝价已低得不能再低了,每生产一吨电解铝就亏损好几千元,总不可能要求铝业开足马力再生产,那是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市场说了算。我们既要注意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又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广西工业发展的方向,依靠市场发现和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工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增强工业发展的竞争力。 创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动力源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2014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虽然增速较快,但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4%。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相对滞后,与全国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广西工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更多的是靠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要注重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竞争力。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广西来说,就是要着力发展高技术的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农业、高端装备制造、养生长寿健康、海洋等新兴产业。此外,还要加强企业品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着力打造一批广西工业品牌,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广西工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强做大做优规上工业企业。 目前,广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2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规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95%左右,规上工业的发展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主旋律。培育和发展规上工业对于实现广西工业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工业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有关促进广西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案规划等等,可以说方向明确、思路对头、力度很大,但千关键万关键,抓好落实是关键。要按照“一分布置,九分落实”的要求,一件件、一项项狠抓落实到位。具体来说,就是要狠抓“1311工程”、“十大行动计划”、14个千亿产业、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等等的组织实施。千万不能让这些项目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嘴上。做到成熟一个推动一个,推动一个见效一个,进一步壮大广西规上工业企业。此外,项目建设还要注意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衔接,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匹配性协调性。

(五)以优质服务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实现工业跨越新发展,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增强服务工业企业意识,努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和提高行政效能,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正确处理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系;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功能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通过制订计划、产业政策、财政和金融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手段等办法措施强化政府及其部门服务企业的角色,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政策落实难、项目落地难、审批办事难、用地用工难、投资融资难等问题。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凡是能够交给市场的全部交给市场,除国家有规定外,各级政府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不要干预,如广西的工业用电价格问题,工业企业争议比较多、意见也比较大,类似如“水、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实行开放竞争性环节价格,否则,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是一句空话。要多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