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之光闪耀八桂——三位广西工匠亮相新闻发布会现场直击
身着工装,胸戴奖章。5月28日,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广西工匠代表亮相广西新闻发布厅,就如何争做新时代的广西工匠,与记者见面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成才故事与心得体会。
无华的工装,承载着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平凡岁月;熠熠的奖章,见证了他们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亮相发布会的三位广西工匠代表,分别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广西工匠,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艺工程部3D快速制造中心主任、高级技师池昭就;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工匠,2021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本科班学员,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动件公司加工中心班班组长、高级技师庞淇文;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工匠,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模具工段长、高级技师齐林。
攻坚克难不负使命
怎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发布会现场,记者向广西工匠代表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让28年磨一剑的池昭就把思绪拉回了从前。
回忆起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岁月,池昭就记忆犹新。“我的脑海里,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刚毕业那回。当我第一次看到模具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数字,弄不清楚最终表达的是什么模型含义,这才发现自己懂的东西太少,支撑不了我正常工作的需求。”
在困难面前,他没有被吓倒,而是一心想着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技术缺失补齐回来。他想方设法寻找学习资料,通过一年的刻苦学习,提高模具技术,成为了模具车间的生产骨干。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二十多年过去了,池昭就凭着专注和坚守,靠着传承和钻研,从一个对模具一窍不通的学徒成为玉柴模具制造的核心人物,成为广大职工学习的标杆和榜样。
锐意创新勇于担当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视察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创新很重要,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要坚定不移、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如何理解“创新”的内涵?庞淇文对此有着自己的思考:“我理解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他认为,创新是能够改善价值链、增加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的一系列活动。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创新无处不在。
作为柳工新产品摇篮——加工中心班的班长,庞淇文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参与解决众多加工技术难题,完成15项技术改造、效率提升及工装自制等项目工作,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
“作为柳工核心产品制造者,创新需要持之以恒。”庞淇文表示,“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生产出各类适用于客户需求的卓越产品,更要带动身边的同事们参与创新工作,让大家体会到在创新工作中的成就感,用奋斗描绘出人生最靓丽的底色。”
把个人成才融入时代发展
“技能报国,应当成为我们产业工人的使命和担当。”齐林在分享自己的个人成才经历时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来,践行中国梦·劳动美,实现自身价值。”
在高铁上的“广西元素”中,有齐林和他团队的智慧和汗水。齐林从职业院校毕业12年来,始终坚持“用心做好模,匠心永长存”的初心,成长为技能专家。他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把个人成才融入企业发展和时代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以齐林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的课题攻关,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不低于500万元,曾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中国的高铁发展注入“强心针”。
“勤于学习,坚守初心。”齐林表示。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视野和理论水平;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勇于面对自己的短板并努力改正,多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及合作,这样才能快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