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巴马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被赞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聚居有瑶、壮、汉等12个民族;2013年全县总人口为28.46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2%,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7.46%。
一、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 一)旅游品牌优势。首先是革命老区。 巴马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而厚重的一笔。 其次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 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县百岁以上的寿星有82位,90-99岁老人有776位,80-89岁老人有2850位,每10万人中有百岁以上长寿者30.13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是世界唯一长寿人口持续增长的地方。 再次是广西优秀旅游县。 巴马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水晶宫景区和盘阳河流域景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六大旅游精品之一。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群同志牺牲地香涮洞等一批著名的旅游景点。巴马还被评为“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王牌旅游景区”、“十佳”中国最美的小城、“最适宜人居住的十个小城”、“最佳休闲养生的十个小城”、中国县域旅游之星、“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第四是“中国香猪之乡”。 巴马是香猪原产地,香猪个小体圆,皮薄肉细,胴体精瘦,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营养丰富,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称,早在宋朝就已作为贡品进贡皇室,可谓历史悠久。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物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第五是中国书法之乡。 巴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广西第一个中国书法之乡。多年来,巴马书法家们的作品先后在第一届兰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艺术大展、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首届全国草书大赛等入选、获奖,件数达37件。
(二)旅游资源优势。首先有 被英美岩洞探险专家称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晶莹剔透、震撼人心的长寿水晶宫和天然氧吧百鸟岩等溶洞群体及天坑。 其次有 逶迤绚丽的盘阳河和湖光山色的赐福湖以及耐人寻味的那社“命”河风光;巴马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有 少数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瑶族同胞能歌善舞,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来到巴马,还能领略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民俗。 第四有 绿色长寿食品丰富,全县土特产众多且极其珍贵,其中巴马香猪、山茶油、火麻、糖蔗、矿泉水、珍珠黄玉米、龙骨花等是代表,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华昱有机农业项目已取得欧盟有机农业转换期证书。
(三)旅游生态优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最佳场所,也是吸引旅游投资的重要条件。巴马空气所含负氧离子高于国内大中城市十几倍甚至上几十倍,素有“天然氧吧”美誉;阳光远红外线辐射多,成为神奇的“生命之光”;水富含微量元素,天然矿泉水无处不在,是世人探寻的“神仙水”;土壤富含适于人类生存、益于人类健康的矿物质,地磁强度举世闻名,是一块奇妙的土地。巴马已成为世人惊叹的“买药不如找个好地方”的天然神奇休闲疗养基地,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先生赞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成为广西打造休闲养生度假旅游项目的品牌基地和主战场。
二、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
巴马的旅游业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据旅游部门统计,游客总量从2006年的11.6万人次发展到2014年11月的309.86万人次,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达30.2亿元;每年来休闲度假的养生人(候鸟人)达10多万人次,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持续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将列入广西重点发展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巴马“长寿养生”在全国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长寿养生是新兴的高端旅游业,发展空间极大。鉴于此,在2013年7月3日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要依托盘阳河流域发展长寿养生旅游,抓好旅游扶贫,发展现代农家乐,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规划建设一批养生精品项目,打响“长寿圣地、养生天堂”世界级品牌。由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广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正在抓紧进行当中。巴马的旅游业将上升成为全区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二)旅游资源研究和开发成果丰硕。 经过多年的发展,巴马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丰硕成果。 首先是长寿现象研究取得大量成果。 从60年代以来就有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空军总医院、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日本九州大学、中村学园大学、台湾中医学会、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山医科大学、广东省老年病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等的科学家、专家、教授对巴马长寿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填补了不少国内外有关老年医学研究方面的空白,有一些研究项目还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二项,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9篇,省级发表论文约30篇。1985年广西民族学院姚舜安教授对巴马长寿现象进行社会学调查,第一次拍摄了专题片于1986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受到各国专家的关注。
同时,1991年9月日本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博士率世界长寿调查团对巴马进行考察,他根据历年的研究成果,及他本人考察资料认为巴马符合世界长寿乡特别称号。于1991年11月1日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自然医学大会上正式宣布广西巴马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之后的十四届、十五届国际自然医学大会均以巴马长寿为主题,这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森下敬一博士到巴马进行了四次考察,重点都放在自然气能(生命能)的研究,他认为除了现代科学养生基础研究外,还要重视居住地区环境的自然条件,水、食物、地能放射。他在研究中发现,巴马长寿人食物氧化还原值增高,居位地放射能高出东京的两倍,也就是说巴马长寿人除了生物遗传外,与居住环境、食物结构有密切关系。经众多学者研究,巴马自然环境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地磁高,水是小分子团水;二是水质好,为弱碱性,并含有锌、镁、锰等较多的微量元素;三是空气洁净度高,负氧离子含量高。 其次是旅游景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全县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4家,旅游宾馆饭店185家,农家旅馆200多家,总床位9000多张,旅行社及分社16家。巴马旅游开发已形成以盘阳河两岸为主线的旅游区,分布着百鸟岩、百魔洞、水晶宫等主要景点,建成坡纳和坡月旅游养生度假区、赐福湖景区、儒礼桃花园景区、蓝家大院等旅游景点。有寿乡大酒店、武周大酒店、华昱大酒店等星级酒店以及一大批农家乐度假区。据统计2013年住餐营业额达1.42亿元,同比增长4.86%,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再次是长寿食品研究和开发取得丰硕成果。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巴马绿色长寿食品已形成香猪系列、火麻系列、山茶油系列、矿泉水系列、五谷杂粮系列、保健酒等一系列绿色长寿食品。绿色长寿食品已呈现多样化、系列化态势,产品丰富,成果丰硕。全县依据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按照“绿色、环保、卫生、营养、方便、保健、高端、精美”的理念,引进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创建集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长寿健康食品加工工业园区。重点扶持有巴马印象、常春藤、绿色、农牧实业、绿野、福绿寿、巴马百岁、巴马达成等8家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发展山茶油精炼、香猪深加工、火麻深加工、五谷杂粮制品深加工等系列产品,把巴马建设成为“中国绿色长寿食品加工生产基地”,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品牌,目前全县绿色长寿食品产业已列为区、市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统计2013年全县从事绿色长寿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有107家,达到规上的企业有5家,绿色长寿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2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3.74亿元的59.75%,其中5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95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11亿元的35.91%。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增强。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努力,巴马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是优化了投资环境。 全县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和融资环境;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市场需求信息;建立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阻碍旅游发展的问题;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使全县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二是下大力气整治旅游环境。 全县通过开展“两违”整治,在景区乱搭乱建的现象得到控制,景区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下大力气规范景区景点的经营,景区景点经营秩序逐步规范。 三是做好旅游扶贫开发工作规划。 巴马抓住国家同意支持广西设立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机遇,精心配合自治区编制全县旅游扶贫开发规划,选择了那桃的达西等7个村屯作为东巴凤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示范点进行规划。 四是全力抓好“美丽巴马,清洁乡村”工作,进一步美化寿乡环境。 旅游靠生态,生态在乡村。巴马紧紧抓住广西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契机,大力投入人力、财物开展“美丽巴马,清洁乡村”工作,自开展以来,各村社区都有部门单位挂点,累计投入资金3941万元,实现了村村有垃圾处理场和焚烧炉,真正达到了清洁乡村,美化寿乡环境。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旅游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巴马以凝聚团队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培养创新意识、追求卓越意识和礼仪素养意识来建立良好的干部职业道德,树立干部队伍职业形象,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近几年,根据旅游部门提供的数字,全县共投入2.65亿元建成甲篆乡百马至甘水桥自行车道、水晶宫、白魔洞等等多地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景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进一步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
(四)长寿文化得到积极开发。 长寿文化是巴马兴县之魂,旅游发展之根。多年来,全县积极开发寿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 深挖民族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布努瑶、蓝靛瑶、壮族等具有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办好布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和“盘王节”等群众性节庆文化,开发长寿老人补粮等民俗文化。 二是 深入研究全县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中脉养生长寿体验馆,抓好城区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发展民族歌舞表演、长寿文化展示和长寿生活体验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 积极发展长寿文化产业,开发长寿养生和康体运动产品,重点发展以“惟仁者寿”装饰品、养生保健品、民族服饰等为重点的民俗工艺业,加快发展养生保健休闲业。整理开发“长寿养生”丛书、编排一批民间表演节目和建设一批长寿文化体验项目。
(五)游客接待大幅度增长。 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63.3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1.1%,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5.3亿,比2012年增长28%;到2014年11,全县接待游客就达309.86万人次,实现全社会旅游总收入达30.2亿。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一是至目前为止,全县还没有一条联系外部的高等级公路或铁路,现有的二级公路也只是“三等”二级路,其路况不能满足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是 部分景区路窄弯多,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如前住儒礼桃花园景区的道路全线路面宽度不足4米,车辆进出会车困难; 三是 景区景点设施滞后,接待功能不足。如水晶宫景点停车位不足、公厕少,旅游高峰期接待能力明显不足。此外,整个县城内无一处较大停车场,城区道路两旁停车位不足,部分农家乐旅馆设备滞后,这些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是对旅游业的相关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 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做得还不够好,一些景区景点还没有很好的扶持和引导,部分农家旅馆和餐馆建设不够规范,影响景区的协调发展; 二是 导游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导游知识面还不够广,普通话的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 对旅游市场监管还不够到位,对部分游客反映的问题还不能及时解决。 再次是对长寿文化、绿色长寿食品及其相关长寿产品的研究、开发、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 对长寿文化的研究和开发还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对长寿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层面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是 对绿色长寿食品及其相关长寿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县绿色长寿系列食品和产品品种丰富,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精品还比较少,还需要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 三是 旅游消费市场的管理还存在漏洞。还存在一些假冒的长寿食品和产品充斥市场,因此要加大对绿色长寿食品和产品行业的管理力度,防止一些假冒伪劣绿色长寿食品和产品影响品牌形象。 第四是对旅游环境保护还存在薄弱环节。 全县市政设施建设相当薄弱,缺乏整体环保规划,盘阳河流域除县城以外基本没有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严重,集中处理难度较大。盘阳河河段长期受河水冲刷,一些河段损毁严重,与河道景观不相协调,而且巴马生态公益林覆盖少补助低,盘阳河区域的山坡以人工林和经济林为主,植被条件较差,绿化率较低。此外,群众及养生人员素质差,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够,乱丢果皮、乱扔垃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滞后,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2006年全县游客总量仅11.6万人次,到了2013年猛增到263.36万人次。巴马独特的旅游资源已享誉国内外,随着旅游业绩的飚升,更加突显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滞后。 二是旅游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巴马是国定贫困县,每年能投入旅游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导致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主要景点的游客接待能力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全县交通主干道和主要景点的道路等级较低,难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是旅游管理服务能力不高,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巴马主要旅游景点多在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多是当地的群众,其接待能力和水平难以满足来自国内外游客的需要,这一问题日益突出。 四是旅游环境保护能力不强,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全县旅游环保规划还不完善,环保设施落后,盘阳河流域主要景点基本没有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群众及养生人员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够,乱丢果皮、乱扔垃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五是长寿资源挖掘深度不够,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巴马有着丰富的长寿养生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长寿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长寿文化和绿色长寿食品也相当丰富。但是,从目前全县长寿资源的开发情况来看,长寿文化挖掘的深度还不够,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没得到深层次地挖掘,长寿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绿色长寿食品的开发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是多是以农产品简单加工为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还比较少。这些都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要抓住巴马列入广西重点发展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和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战略部署,以“长寿圣地?养生天堂”品牌为核心,以精品景区、高端服务、完善基础、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为载体,努力把巴马打造成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真正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区、市加快健全完善《巴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重点旅游区域的环境承载规划,突出抓好盘阳河、赐福湖、命河等核心景区的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形成科学完整、布局合理、思路清晰、相互衔接的旅游发展“大规划”体系。
(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深入开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会战,加快高等级公路、铁路和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完善提高县乡村公路等级,全力推进景区景点道路联接联网,改造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切实增强旅游环境承载能力,全力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版”。
(三)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加快投入全县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建设长寿健康食品工业园区、国际性综合保健养生医院、瑶族文化风情园等设施,切实加强中英文旅游标识、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行社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环境。
(四)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 积极引进战略性投资者进行景区景点开发,加快建成一批休闲度假山庄、高端养生体验项目,着力打造富有巴马特色的生态健康品牌景区。重点加快创建以百魔洞和百鸟岩为核心的盘阳河国家5A级景区、以命河和水晶宫为核心的命河—水晶宫国家5A级景区、龙洪组团国家5A级景区、赐福湖组团国家5A级景区。
(五)加快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要抓住国家同意支持广西设立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机遇,精心配合自治区编制巴马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做好东巴凤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示范点规划工作,积极创新旅游扶贫工作模式,以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壮大农家旅馆为核心,努力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力争在两年内实现国家创建旅游开发扶贫示范区的目标。
(六)加快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加大宣传旅游促销力度,要整体策划设计以“长寿圣地?养生天堂”为主题的旅游形象,来开拓全县旅游市场,要创新宣传方式,融入区域合作。同时加强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使之符合巴马旅游定位的要求。要加大绿色长寿食品及其相关长寿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的投入。打造长寿文化精品,提升绿色长寿食品档次,规范绿色长寿产品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绿色长寿食品和产品的行为,促进全县长寿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巴马旅游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