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组图)

24.07.2015  17:18

  原标题: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本期聚焦·巴马突围)

  命河是巴马长寿之乡的标志。酷似一个巨型草书体“命”字镶嵌在广袤的田野上。梁绍恩摄

  青山石桥老人家。图 腾摄(人民视觉)

  110岁的巴马长寿老人黄妈干。梁绍恩摄

  巴马瑶族自治县,桂西北一处神秘、神奇之境。

  千百年来,受益这里独特的山水、人文滋养,巴马人普遍少病长寿。上世纪90年代,巴马获评“世界长寿之乡”,被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至2014年底,人口不足30万的巴马,竟有百岁老人94位。

  在健康养生崛起为“第三次消费浪潮”的大背景下,巴马的“长寿传奇”,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扬。

  口口相传中,巴马的“神奇”,被演绎、放大,甚至有些“离奇”。“抬着进来,跑着出去”“住了几个月,癌细胞消失了”等说法,神乎其神。不少人坚信:巴马独有的阳光、空气、水、地磁、饮食,具有治病的魔力。

  带着对神奇秘境的好奇,带着对健康长寿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竞相涌入巴马。2006年至2014年,巴马游客总量爆发式增长26倍!在家乡与巴马往返迁徙的“候鸟人”,达10余万人。

  在收获真金白银的同时,巴马的困扰,也如影随形。

  大量“候鸟人”蜂拥而至,土客如何和谐共处?“井喷式”发展,生态环境能否承受其重?养生产业野蛮生长,“巴马”品牌能否“长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马乘势而上,提出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加速掘金“养生经济”。但被盛名遮蔽的现实,无法回避: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人才的匮乏,旅游产品长期处于低端业态等问题,考验着当地决策者“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智慧。

  当长寿净土成开发热土,巴马还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