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茅在工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16.12.2015  19:44

在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

(2015年12月11日)

今天,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对加强市场监管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完善工商总局的决策咨询制度,进一步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既是更好地履行工商市场监管职责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在此,我代表工商总局党组向各位专家对工商工作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全国各界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总局把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与专家座谈会结合在一起,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场监管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市场监管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出贡献。我谈几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一,如何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是政府的五大职能之一,但社会上对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的了解比较多,对市场监管了解的不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政府职能一直在转型之中。“十三五”时期,到了重视市场监管的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先进的市场监管理念、完善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监管体制。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发挥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履行好政府职责,必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过去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微观主体的行政干预过多等做法,着力解决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讲话中指出,在继续砍掉“五个一批”的同时,要创新和加强政府管理,使市场和社会活而有序。当务之急,是加强市场监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特别要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第二,如何树立新的市场监管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是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的精髓和主线。 

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同样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指导市场监管实践。有几个理念非常重要。 

一是要维护活力。这是发挥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市场活力,来源于市场主体的大量发展。这就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切实消除制约百姓投资创业的体制束缚。 

二是要鼓励创新。目前,我国到了创新发展的阶段。但创新也会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会冲击传统的管理方式。这两年,不少地方采取“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公司、电商集群注册等改革举措,促进了众创空间、创客工场等新业态、新经营模式的发展,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市场监管,必须适应新事物、新发展。 

三是要规范秩序。完善的市场经济是有活力、有秩序的。企业要健康发展,都需要有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都需要有规则、有监管。否则,就不能优胜劣汰,而是劣币驱逐良币。美国金融领域的无限创新、过度杠杆化,脱离了监管、脱离了金融发展的本质,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不受监管的创新,是危险的。 

四是要提高效率。过去人盯人、普遍撒网的监管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减轻企业负担,减少社会成本,提高监管效能,是国际上监管改革的普遍趋势。近年,英国落实“良好监管原则”的监管改革,美国的民不举、官不究等监管模式,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五是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一国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是影响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国外企业界关心的许多问题,都与政策环境、市场监管有关。这是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如何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这两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总局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最初,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很微观、很具体的操作性的改革,但通过改革实践,这项改革已经成为一项影响长远、影响全局的综合性改革。 

一方面,在整体改革中发挥了先手棋和突破口的作用。通过工商系统的自我革命、主动放权,带动了相关部门审批制度的改革,减少了行政审批。比如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看似是程序性的变化,实质是推进审批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国际上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大都是分开的,但前提是行业许可极少,只有银行、保险、军事等特殊行业才需要审批。所以,百姓经商办企业很便捷。“先照后证”改革后,虽然大幅度提高了效率,但社会普遍反映,领照容易、领证难,大量后置审批仍然较多,依然限制着百姓投资创业,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从政府部门的审批制中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进而推倒一堵墙。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释放了改革红利。通过改革,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释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在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商事制度改革,我国新设立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自去年3月1日实施改革以来,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万户,改革前是6900户。在李克强总理的关心推动下,10月份在全国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11月份的新登记企业达46万户,形成一个小高潮。李克强总理高度评价,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全国就业不降反升,商事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商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改革任务远没有结束。按照世界银行《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在189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第84位,比去年第90位上升了6位,前年排名是96位。总体上看,我国仍处在中等水平,仍有巨大的改革空间。 

第四,如何树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与法律体系。近年来,推动简政放权、放松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都是发挥竞争政策作用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经验看,竞争政策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竞争政策,并从经济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欧盟专门设立竞争总司负责竞争政策;日本、韩国都设立了公平交易委员会;澳大利亚通过开展“全国竞争政策改革项目”,从1995年到2005年,对1700部各部门具有限制竞争内容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和修改,以提高市场的活力和社会整体利益,促进了经济增长。 

从国内经济发展看,我国已经到了推动产业政策转型,树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阶段。过去,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很清楚,产业政策只要按照“雁行理论”效仿先行国家就能形成产业比较优势。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再按照政府选择、政策优惠的方式难以奏效,需要注重发挥竞争政策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功能。 

今年3月,竞争政策已经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同时,在《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促进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效协调,建立和规范产业政策的公平性、竞争性审查机制”的改革任务。 

目前,对竞争政策的认识在逐步提高,但如何建立我国竞争政策的框架,发挥竞争政策在规范市场环境中的作用,特别是规范政府部门扭曲公平竞争的行为,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如何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维权。今后,我国将从中等收入体向发达经济体迈进,我国经济将由投资主导进入到消费主导阶段,由工业主导进入服务业主导阶段。在新的背景下,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这也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监管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消费环境的改善与百姓消费能力的提高还不匹配,消费环境不理想已经成为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障碍。长期形成的重视投资者、生产者利益,而忽视消费者权益;重视提高消费能力,而忽视扩大消费意愿;重视消费硬件设施,而忽视消费软环境建设等仍较突出。特别是近期大量中国旅客到东京抢购商品,凸显国内消费环境的不足。6月至9月,全国人大组织开展了新《消法》实施检查。各地在贯彻实施新《消法》中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新的法律规定还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如网络购物七天无理由退货、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等。 

目前,我国消费维权、改善消费环境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量大面广的传统消费市场,假冒伪劣、不合格消费品、消费欺诈等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农村市场、中小城市、城乡接合部等。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新兴消费市场,商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消费模式愈加丰富多样,对消费维权带来许多新的难题。特别是网络消费、网络购物,既是新的消费增长点,也是消费投诉的热点。 

为做好“十三五”开局工作,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这对我们做好消费维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六,如何改进和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成效,改进监管方式非常重要。这两年,总局在放活微观市场主体的同时,从两个方面探索新型监管模式,一是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二是强调大数据监管。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的信用水平越高,经济运行成本就越低,市场经济就越繁荣。为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总局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2013年度企业年报公示率87.6%,2014年度是85.1%。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311.9万户,占全国市场主体的14%。特别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将各部门对企业惩处信息纳入一个企业名下,建立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让信用创造财富,这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非常有意义。 

同时,加强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时代,政府监管也要智慧化。通过企业法人库和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为大数据资源的建设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市场监管和政府经济决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总体上,信用监管和大数据智慧监管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强部门相关信息的归集,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企业、为社会广泛应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加强工商登记信息、年报信息、执法维权信息的综合分析,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供支撑。同时,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即“全国一张网”,为改进和创新市场监管提供载体和平台。 

第七,如何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和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是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按照推进综合执法的改革部署,2013年以来,各地结合工商等部门职能调整,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通过机构整合、职能调整,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整合了执法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提高了基层监管效率,消除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领导,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体制设计,形成各地行政执法体制的复杂多样。各省改革模式不同,省区内改革模式不同,省区内不同市区的改革模式也不同。二是部门执法要求不一致,执法依据不统一。各部门的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制式服装、执法证件、执法文书、执法程序、办案系统等方面不一致。营业执照都是由不同名称的政府部门发放,社会很难理解。三是地方保护倾向有所抬头,市场监管执法力度有所弱化。有的地方担心市场监管会影响经济发展,有的市场监管部门还承担着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工作。 

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维护市场监管执法的统一性,都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各地的改革实践,目前迫切需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市场监管格局。 

第八,如何编制好“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专项规划。过去,市场监管领域没有编制过国家规划。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转型、体制完善的大背景下,就非常有意义。要通过编制规划,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明确市场监管方向,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市场的创造力,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 

下一步,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目标,创新监管理念,明确监管规则,突出监管重点,改革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机制,编制好“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专项规划,给市场主体一个清晰的信号和明确的预期,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各位专家学者在各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力,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专家学者们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方面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提出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以不断提升工商市场监管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