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2015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有忧

02.02.2016  17:43

2015年,来宾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困难,着力落实广西48条“稳增长”、本市49条“稳增长”措施,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36.60亿元,增长2.0%,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18.05亿元,增长2.1%,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58.59亿元,下降0.1%,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3.05亿元,增长6.7%,比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0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五增一降”,除合山市下降外其余均实现正增长。武宣县增长7.8%,比前三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象州县增长7.2%,提高0.9个百分点;忻城县增长5.8%,提高0.8个百分点;金秀县增长7.4%,提高2.4个百分点;兴宾区增长1.0%,回落1.4个百分点;合山市下降2.6%,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最高的武宣县与最低的合山市相差10.1个百分点。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全市经济增速虽然较2014年回落2.7个百分点,但在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经济总体呈现“六个明显”的特征。

(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按照“稳粮、优果、兴畜”的总体要求,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水果、蔬菜生产形势喜人。全市水果种植面积63.21万亩,增长19.6%,特别兴宾区、象州县等砂糖橘主产区的果园面积大幅增长,全市水果产量增长10.0%,其中,兴宾区增长10.2%,象州县增长15.2%。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4.92万亩,增长4.9%,产量117.43万吨,增长6.7%。水果、蔬菜产量实现“十二五”期间“五连增”。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牛羊出栏增长5%,家禽出栏增长2.5%,蚕茧产量增长4.3%,生猪出栏下降2.5%。

粮食、甘蔗产量有所下降。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59万亩,比上年下降0.4%,粮食总产量81.57万吨,下降0.3%;甘蔗种植面积225.31万亩,比上年减少24.31万亩,下降9.7%,甘蔗产量1205万吨,下降3.0%。

(二)龙头企业带动工业生产回升作用明显

龙头企业恢复生产或满产,有力遏制下滑态势。广西铁合金公司停产半年多后,今年6月份起逐步恢复生产;来宾银海铝业公司上年停产半年之久,在市场回暖及自治区稳增长政策激励下,上年8月份复产后于第四季度起保持满产,两家龙头企业复产带动全市工业经济逐月回升。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05.45亿元,比上年下降3.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收窄1.1个点。工业经济虽持续下滑,但缓中升温明显向好,从累计增速看,增加值降幅由最大的1-4月10.7%缩小到0.8%。

从重点行业看,四大工业行业增加值“一增三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增长3.3%,增速较前三季度放缓3.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7.2%,比前三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9%,降幅趋缓,比前三季度收窄5.0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5%,降幅收窄0.4个百分点。来宾法资发电公司BOT特许经营权2015年9月份起到期移交地方经营后停产2个月、其余火电企业持续低负荷运行,电力生产业下降8.6%,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

从重点产品看,主要产品产量大部分呈下降态势。2015年,电解铝25.57万吨,增长88.8%;水泥446.88万吨,增长12.3%;成品糖97.92万吨,下降33.3%;铁合金44.25万吨,下降8.6%;纸浆29.75万吨,下降21.2%;机制纸30.04万吨,下降20.1%;发电量166.33亿千瓦时,下降10.6%(火电下降21.8%,水电增长14.7%)。

从工业结构优化改善看,新兴产业增速加快,能耗水平下降。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在加速积蓄增长动能。如,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77.0%,食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0.04亿元,增长37.0%。综合能源消费量呈下降态势。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3.29万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5.80%,降幅比上年扩大11.60个百分点。

从县域工业看,六县(市、区)“四增两降”。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县分别增长7.8%、7.1%、5.0%、0.4%;合山市、兴宾区分别下降20.3%、3.9%,其中,兴宾辖区的市属企业下降5.3%、来宾高新区增长9.9%、兴宾区属增长0.9%。

(三)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贡献率明显高于第二产业28.0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6.4%,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重点服务业表现良好,支撑有力。

交通运输市场持续升温。全市加强对出租、客运、公交和货运企业的管理,不断促进运输行业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合理开发本地货源,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和挖掘全市运力,促进公路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1.6%,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实现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5.8%。

重点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1-12月,全市重点调查4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增速比1-9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涉及的12个行业大类,其中营业收入增速较快的有: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51.3%、物业管理增长30.7%、水上运输业增长29.2%、公共设施管理业32.9%。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快于第三产业增速5.6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全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7.48亿元、11.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4.8%。

(四)民生改善成效明显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市民生改善力度不减,成效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就业、物价保持稳定,财政对民生建设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财政支出对民生保障有力。2015年,全市财政公共预算支出139.33亿元,增长7.8%,增速比1-11月提高2.0个百分点。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较快增长。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25亿元,增长33.2%;城乡社区事务6.61亿元,增长31.8%;医疗卫生支出18.27亿元,增长17.06%;农林水事务支出18.89亿元,增长24.4%;教育支出28.73亿元,增长7.0%。全市财政收入50.02亿元,比上年下降13.9%,降幅比1-11月扩大4.6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9亿元,下降20.2%,扩大3.9个百分点。从税收情况看,税收收入19.51亿元,下降9.5%;非税收入10.78亿元,下降34.3%。非税收入占财政公共预算收入比重35.6%,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77元,同比名义增长6.6%,实际增长5.3%,高于GDP增速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79元,名义增长8.1%,实际增长6.8%,高于GDP增速3.4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据市人社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4.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物价水平持续低位运行。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涨幅比上年缩小0.3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引导产业发展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在调结构中增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民生类投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撑有力。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49.0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4.19亿元,增长28.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6.6%,比重提高8.2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1.73元,增长6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0.14亿元,增长3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9.83亿元,增长3.6%。

惠民生项目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民生类工程投资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1.39亿元,增长354.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1.22亿元,增长121.7%;教育业投资15.38亿元,增长40.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5.9亿元,增长25.2%。

(六)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住户存款307.83亿元,增长6.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8.50亿元,增长8.6%,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1.9个百分点。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4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快于全市经济增速5.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较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较多,全市经济运行中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一)工业经济运行艰难,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下降

一是工业品价格仍然低迷不振。当前电解铝每吨约1万元,比上年下跌20%左右,曾一度跌破万元;铁合金价格跌破5000元,下跌约25%;纸浆每吨3300元,下跌2%;水泥每吨280元,下跌约10%。二是企业亏损面仍然偏高。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亏损3.18亿元,增亏2.11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1.59亿元,比上年增长52.9%。三是企业开工不足影响工业生产。2015年,全市2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9户企业停产,停产企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4.3%,累计减少工业总产值8.3亿元。同时,有87户企业产值下降,企业减产面达到41.0%,产值减少91亿元。

(二)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今年以来,全市投资一直处于低位增长态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民间投资增长低迷。2015年,全市民间投资251.16亿元,下降8.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近30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5.9%,回落近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则是工业投资增长乏力。2015年,全市工业投资下降1.2%,由上年的增长转为下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1-7月全市工业投资一直处在两位数的负增长状态,从8月份开始,降幅逐渐收窄,全年仅1-11月增长0.3%,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处在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中29个行业有17个行业投资减少,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3个行业投资下降程度在50%以上。全市制造业完成投资132.67亿元,比上年下降10.0%,低于投资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支撑作用不足,制约经济增长潜力。

(三)市场消费势头不旺,服务业发展不稳定

今年以来,受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增速回落等诸多因素影响,各类消费主体动力明显不足,消费市场增速明显回落。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销售额回落7.1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回落4.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回落3.6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等重点商品销售下滑,全市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全市服务业企业发展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在库统计的44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行业分布单一并且集中,整个行业大类受某一企业或行业小类的牵制,一升俱升,一损俱损。

(四)“四上”企业培育难度大,企业退库较多

2015年,全市月度共入库“四上”企业19家,年度第一批申报“四上”企业入库27家,两项合计46家,其中工业22家,服务业8家,零售业4家,餐饮业1家,房地产业11家。退库“四上”企业较多,全市退库“四上”企业有32家,其中工业1家,服务业4家,批发业2家,零售业6家,住宿业1家,房地产业18家。退库企业占全市“四上”企业总数的6.2%,占新入库“四上”企业的69.6%。批零住餐大个体2015年入库10家,退库3家,占新入库的30%。

三、2016年工作建议

2016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市经济短期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不利因素突出,工业、投资、贸易等领域困难较多,全市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克难攻坚,力促新旧动力转换,将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经济转型的动力。

(一)抓督导,稳增长,力保经济平稳运行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要统筹抓好措施落实情况。找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及时化解各类负面影响,防止苗头性、倾向性、局部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全力以赴提升工业效益,全方位加大投资,不断促进消费力度。

(二)抓指导,促电力,力促工业趋稳向好

经济下行主要压力在工业,工业经济走势直接关系全市经济趋势,当前应积极应对、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千方百计顶住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力促工业步入趋稳向好的增长通道。

一是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要抓住国家电力改革政策的利好时机,加快组建全市电力局域网,并实现投入运行,使发电企业满负荷,用电价格下降,冶炼企业成本降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做好企业帮扶工作。量大面宽的中小企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做好重点企业针对性帮扶,目前,黑色、有色金属等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针对企业在市场、融资、用工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强分类指导,有效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减轻中小企业“招工难,用工贵”困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与困难。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的制糖、电力、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行业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抓好技改项目实施,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研发换代速度,提高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对工业的支撑力。

四是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当前,我市汽车、食品加工等行业增速较快,要提高政策和资金扶持效率,实现创新驱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工业增长新动力。

(三)抓项目,扩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抓好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全市应针对集中开工项目进行重点督查,对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竣工。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土地、环评、审批等问题,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提供支持,积极推广运用PPP合作模式,加快建设项目进度,确保实现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二是抓“互联网+”机遇,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目前,网上购物模式严重分化了居民对传统消费模式的需求,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分流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当务之急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机遇,改造升级传统消费市场,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加快本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四)抓就业,稳物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劳务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给予宽松的创业环境和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加工龙头,提升农民收入。

二是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把握好政策性调价的节奏和力度,确保物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