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2015年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突出综合施策,挖掘发展潜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各项 稳增长 、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我市“42条”稳增长政策措施,按照“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西江经济带核心港口城市建设,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全市经济运行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运行质量逐步改善,向好基础增强。
一、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回升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2.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排全区第十一位,排名比去年同期提高三位。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3.98、348.5、34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8.5%、7.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4、2.8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8.8%、53.5%、37.7%,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0.1:40.3:39.6。分县市区看,增速最高为平南县,同比增长9.4%;增幅最大为桂平市,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个百分点,三区两市县地区生产总值情况如下表一。
表一:2015年贵港市分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表 | |||
| 本月止累计(亿元) | 同比增长(%) | 与前三季度相比(百分点) |
贵港市 | 865.20 | 7.5 | 0.4 |
港北区 | 172.51 | 3.0 | -2.2 |
港南区 | 82.12 | 8.3 | -1.4 |
覃塘区 | 104.08 | 9.1 | -0.3 |
平南县 | 211.27 | 9.4 | -0.9 |
桂平市 | 295.49 | 8.0 | 2.0 |
(一)农业生产增速回升
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46亿元,同比增长3.9%,比去年同期和前三季度均回升0.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28.75亿元,同比增长3.5%;林业产值17.13亿元,同比增长11.8%;牧业产值100.55亿元,同比增长1.1%;渔业产值39.76亿元,同比增长8.5%。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153.51万吨,同比下降0.9%,其中,春收粮食4.96万吨,同比增长5.2%;夏收粮食75.31万吨,同比下降3.6%;秋收粮食73.24万吨,同比增长1.7%。水产品产量22.37万吨,同比增长6.2%。肉类总产量38.22万吨,同比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28.81万吨,同比下降1.6%。生猪存栏315.96万头,同比增长3.5%;生猪出栏361.77万头,同比下降2.1%;家禽存栏2041.2万只,同比增长6.3%;家禽出栏4341.18万只,同比增长2.2%。
(二)工业经济小幅回升,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201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85.89亿元,同比增长7%,比去年同期回升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8%,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截止12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5.92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比1-11月回升0.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的特点主要是:
1、重工业拉动工业增长作用突出。2015年,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4%和7.5%,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低1.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4.8个百分点, 重工业拉动工业增长作用超出轻工业2.5个百分点。
2、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过半。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
3、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面超过六成。2015年,全市2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大类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65.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6%、1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42.7%、25.9%,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8个百分点。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行业主要是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同比下降6.7%,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5个百分点。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达到六成。2015年,全市69种工业产品中,有42种产品实现同比增长,占产品面的60.9%。人造板、服装、机制纸及纸板、钢材、民用钢质船舶保持较快增长,饲料、水泥增长较慢,成品糖、发电量、水泥熟料和瓷质砖负增长。
表二:2015年贵港市主要产品产量表 |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2015年 | 同比增速% |
累计产量 |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336.47 | 35.7 |
服装 | 万件 | 13175 | 12.3 |
民用钢质船舶 | 万载重吨 | 264.11 | 12.2 |
机制纸及纸板 | 万吨 | 25.01 | 10.4 |
钢材 | 万吨 | 157.11 | 8.9 |
水泥 | 万吨 | 2173.88 | 6 |
饲料 | 万吨 | 174.191 | 3.2 |
水泥熟料 | 万吨 | 2108.77 | -0.2 |
成品糖 | 万吨 | 20.31 | -7.7 |
瓷质砖 | 万平方米 | 2085.53 | -7.7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52.35 | -24.2 |
5、三区两市县呈现“四正一负”增长。2015年,港南、覃塘、平南、桂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3.2%、14.6%和6.6%,港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4%。
6、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15年,贵港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86.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3%,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1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3.5个百分点。
7、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财务指标状况堪忧。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78.93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9.06亿元,同比下降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26.43亿元,同比下降6.1%。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9.67亿元,同比增长26%,高于去年同期7.9个百分点,比1-11月提高0.1个百分点。
1、分产业看,第一、二产业投资增速较快增长。2015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7.55亿元,同比增长6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68.37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工业投资361.92亿元,同比增长37.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3.74亿元,同比增长11.3%。
2、分管理渠道看,呈现“三正一负”态势。2015年,基本建设投资281.17亿元,同比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290.57亿元,同比增长32.4%;房地产开发投资65.79亿元,同比下降15.5%;其他投资完成24.53亿元,同比增长110.4%。
3、从资金来源情况看,资金到位情况较好。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766.4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44.76亿元,同比增长26.5%;国内贷款48.86亿元,同比增长3.5%;自筹资金601.93亿元,占本年资金来源的比重为78.5%,同比增长22.3%;其他资金70.73亿元,同比下降19.6%。
4、从项目投资看,项目个数有所增加,亿元项目投资增速较快。2015年,全市共有2777个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160个,项目个数同比增加6.1%,完成投资额623.88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新开工项目180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9个,占项目个数的比重为64.9%,完成投资额445.39亿元,同比增长36%。分项目投资额大小看,亿元项目投资增速较高。亿元项目8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个,占项目个数的比重为3.1%,完成投资额113.15亿元,占项目完成投资的比重为18.1%,同比增长29.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5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项目63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个,完成投资额317.54亿元,同比增长25.9%;1000万元以上项目217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60个,完成投资额592.41亿元,同比增长37.3%。
5、三区两市县投资增速均超过20%。2015年,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增速最高为覃塘区,同比增长30.8%,港北、港南、平南、桂平同比分别增长25.8%、22.3%、23.4%和29.1%。
(四)第三产业拉动作用增强,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5%
201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72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5%,其中,增速最高为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11.3%。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见下表三:
表三:2015年第三产业六大门类行业增加值和增速 | |||
| 增加值总量(亿元) | 增速(%) | 拉动点 |
第三产业 | 342.72 | 7.9 | 7.9 |
批发和零售业 | 64.21 | 5.3 | 1.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67.50 | 5.0 | 0.8 |
住宿和餐饮业 | 15.83 | 6.6 | 0.4 |
金融业 | 36.01 | 11.0 | 1.1 |
房地产业 | 54.49 | 7.1 | 0.8 |
其他服务业 | 98.75 | 11.3 | 3.5 |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小幅回落。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7.5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客货运周转量495.6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1%,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117.0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水路客货运周转量378.5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5%。邮电业务总量37.64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03亿元,同比增长15.8%;电信业务总量34.62亿元,同比增长34%。港口货物吞吐量5334.2万吨,同比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12.5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
2、市场消费平稳增长。截止12月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总数122家。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06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前三季度高0.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乡村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84.51、104.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10.4%,乡村消费增长速度快于城镇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579.57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批发业181.72亿元,同比增长3.6%;零售业397.82亿元,同比增长1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2.04亿元,增长13.5%,其中,住宿业3.65亿元,增长15.2%;餐饮业18.39亿元,增长13.1%。从销售分类情况看,全市21个商品类中有17类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81%,其中, 粮油食品类销售额3.1亿元,同比增长1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2.44亿元,同比增长10.6%;汽车类销售额8.88亿元,同比下降4.4%;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16.47亿元,同比下降19.3%。
3、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3%,增幅比1-11月扩大7.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3.99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比1-11月扩大4.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200.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8%;销售额77.21亿元,同比增长20.8%。
4、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大。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36.01亿元,同比增长11%,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1个百分点。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72.95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低于1-11月1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33.37亿元,同比增长10.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96.71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高于1-11月0.5个百分点。
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2015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8.7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1.73亿元,同比增长15.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7.02亿元,同比增长9.4%。
(五)进出口总值增幅回落
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2258万美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1-11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977万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13281万美元,同比增长11.6%。
(六)财政收支增幅回升
2015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72.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6.6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1-11月2.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7亿元,同比增长16.8%。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9.18亿元,同比增长9.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6.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支39.84亿元, 同比增长27.2%,高于1-11月14.8个百分点。
(七)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9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28元,同比增长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1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86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
(八)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涨幅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与1-11月持平。八大类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六升二降”态势,增幅最高为衣着类,同比上涨6.8%;降幅最大为交通通信类,同比下降4.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1%,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比去年同期回升3.4个百分点。八大类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下表四:
表四: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别基本情况 | ||
项目名称 | 上年同期=100 | 涨幅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4 | 1.4 |
一、食品 | 101.7 | 1.7 |
二、烟酒 | 101.4 | 1.4 |
三、衣着 | 106.8 | 6.8 |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99.3 | -0.7 |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 102.0 | 2.0 |
六、交通和通信 | 95.8 | -4.2 |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101.5 | 1.5 |
八、居住 | 101.8 | 1.8 |
二、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向好基础明显增强
(一)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名靠前,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回升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26%,高于全区8.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区第二位;全市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完成财政收入72.75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区2.1个百分点,排全区第四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17元,同比增长9.7%,高于全区0.7个百分点,排全区第六位。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回升,同比增长7.5%,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扩大,同比增长3.9%,比前三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稳增长,同比增长7.1%,比1-11月回升0.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加,同比增长7%,比前三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
(二)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工业结构进一步完善
2015年,我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3.5个百分点。
2015年, 五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4%,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活跃,拉动工业增长作用强劲。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107.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贡献突出。
(三)招商引资取得初步成效,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投资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可以提高未来经济增长支撑能力,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是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全市上下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招商氛围浓厚,不断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激励政策,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效,2015年,全市投资增速达到26%,位居全区第二名,各月累计增速差最高高于广西18.1个百分点,最低高于广西5.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投资活跃。2015年,非公有制固定资产投资548.6亿元,同比增长30.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9.5%,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投资明显加强。2015年,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2.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6.4个百分点。
(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17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以农为1),比上年同期缩小0.1,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速下行压力加大
201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285.89亿元,工业化率为33%,处于工业化初期,我市工业规模小,缺乏大中型企业支撑,结构不优,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基础薄弱。 2015年,工业增速1-5月前每月累计增速均高于8%,下半年,工业增速徘徊在7%,年底逐渐回升,工业下行压力加大。
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少,拉动力不强。2015年,全市新增入库企业15家,其中港南区13家,覃塘区2家。但企业的规模较小,仅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不大。
2、停产注销企业增多。截止12月底,我市停产注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其中,港北区4家,港南区12家,覃塘区3家,平南县3家,桂平市6家,总计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8个百分点。
3、工业用电量降幅扩大。据供电部门统计,2015年,我市工业用电量39.5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4.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是反映工业生产情况的重要指标,我市工业用电累计增速降幅扩大说明我市面临较大的工业下行压力。
4、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减少,增速低于全市水平。2015年,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4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6%。五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个百分点。从分园区看,工业园区发展不均衡。台湾产业园、平南工业园、桂平长安工业集中区和江南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13.8%、7.6%和0.4%;贵港生态工业园同比下降9.4%。
5、工业利润下降。由于企业订单减少,生产、融资成本不断上升,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9.06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14.5个百分点,出现较大降幅。
(二)第三产业部分主要行业增幅回落
1、限额以上批发和餐饮业不同程度下降,汽车、石油销售情况不理想。2015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83.74亿元,同比下降8.9%,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0.97亿元,同比下降5.6% ,限额以上批发和餐饮业持续保持下滑趋势。主要销售产品不理想。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最大,而又是增速下降最大的,2015年,所占比重分别达到19.7%、36.5%,汽车类销售额同比下降4.4%,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9.3%。
2、交通运输增幅回落较大。2015年,受高铁开通,外部需求放缓等影响,全市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8%,比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比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下滑,企业资质等级偏低,个数减少。当前,房地产政策进入调整期,前景不明朗。2015年,全市房地产本年完成投资65.79亿元,同比下降15.5%,下滑幅度大。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偏低,个数在减少,行业竞争力不强。2015年,全市资质内房地产企业为99家,占全区的4.1%,资质等级为一级的房地产企业只有1家;资质等级为二级的房地产企业有7家,占全市资质内房地产企业数的7.1%;二级资质等级以下房地产企业数为91家,占比为91.9%。
(三)外部需求放缓
受经济环境影响,外部需求增速放缓。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4%,比去年同期下滑32.9个百分点,下滑幅度大。
四、对策及建议
( 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65.2亿元,总量排全区第九位,处于中下游水平, 贵港市经济总量小,属于后发展地区,工业化率为33%,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农业现代化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偏少,第三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要打赢经济“翻身仗”,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狠抓经济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 二)充分认识工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3%,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当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小、个数少,总量小,基础薄弱,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必须牢固树立 “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优化园区工业经济布局,引进重大工业项目,做大做强工业。
(三)继续加大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增强发展后劲
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保持高位运行,同比增长26%,增速排全区第二位,反映我市招商引资取得初步成绩,为后续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继续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标,推进港产城互动,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做大存量,引进增量,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2015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73.98亿元,占GDP比重 20.1%,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弱。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贵港拥有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桂平、平南、港南为国家产粮大县,地形优势明显,应加大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二是想方设法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当前全市开展招商引资的时机,结合地方实际,引入适合本地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增加对于本地农产品的需求,延长产业链。三是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流转进度,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对种粮大户进行扶持。四是保证农产品供给和价格稳定。出台相关支持农业稳定发展政策,稳定生猪、鸡鸭等农产品的供给,防止价格波动,使养殖户损失,打击其积极性。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掘新增长点
第三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且就业容量大,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第一产业增速受农业特点所限,增速历来不会太高;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进入转型关键时期,增速逐步放缓;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各项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