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要求 让农民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发言材料之七
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要求
让农民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
广西是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区。农民工工作是广西民生工作的大事,做好1211万农民工服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嘱托,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深切牵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坚持把农民工工作作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饱含关爱民生之情,创新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强化技能提升,取得了“放出小鸟,飞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可喜成效。
一、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农民工工作。我们坚持把农民工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与当前推进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和精准脱贫等重大战略同步部署、统筹安排。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深入革命老区田阳县调研农民工工作,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自治区主席陈武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扶持农民工创业工作。2014年6月,自治区召开全区农民工工作会议,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到会讲话。会议对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作出部署,出台《关于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助推农民工实现“创业梦”。 一是创新政策扶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民工创业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仅两页纸的篇幅,内容“简单、明了、实用”,全是“干货”,支持每个设区市创建自治区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在广大农民工中引起热烈反响,被网民点赞为“桂八条”。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 从2015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3亿元,用于扶持农民工创业、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培训基地及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三是搭建创业平台。 我们在14个设区市分别建立农民工创业园,给予每个园区500万元资金补助和10-20公顷用地指标。按照“依托现有园区、用地规模、入驻企业数量、企业开工情况、农民工创业为主、吸纳农民工就业”六条标准建设,倾力打造农民工释怀乡愁、实现创业梦想的家园。启动仅半年,入园企业就达179家。百色田阳县返乡农民工苏俊宇,17岁外出打工,当过设计员,做过搬运工,在城乡之间作“钟摆式”流动。返乡后,入驻田阳县农民工创业园,创办至恒门业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4300多万元,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典型。
三、搭好比武“大擂台”,全面激发农民工就业创业热情。 一是以赛促训,提升职业技能。 我们创新举办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采取“现场比赛、现场评比、现场鉴定、现场颁证”的比赛形式,通过全员培训、企业选拔、县级初赛、市级复赛、自治区决赛五个环节,带动全区10万多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2万多名农民工同台竞技、一决高下。通过现场比赛,1.7万农民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0人获“广西技术能手”、10人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广泛、持续宣传,努力营造为农民工服务的浓厚氛围。农民工技能大赛期间,全程安排广西电视台两台卫星直播车现场直播,全方位展现当代农民工风采。直播过程中,有选手反映家人在节目中看不到自己比赛画面,强烈要求本人参赛画面上电视。我们现场紧急调配人员设备,采集比赛视频信息,确保录播中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比赛画面得以展现。农民工技能大赛,既展现了当代农民工的风貌,又激发了广大农民工学技能、练本领的热情,被农民工兄弟誉为“咱们的奥林匹克”。
四、织好保障“安全网”,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我们以农民工欠薪、看病、城镇就业、均等服务和子女教育等作为重要节点,编织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安全网”。实施“用工实名制管理、银行代发工资,主管部门全程监管”制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015年为13.2万农民工追讨工资待遇14.1亿元。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打造全区社会保障“一卡通”,实现全区实时就医购药刷卡结算。解决户籍改革及城镇化后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问题。实行三级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将教育经费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推动全区52.5万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平等义务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和全国表彰大会精神,创新工作方式,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推动我们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