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平话事:平话文化润物无声 文化传承将根留住
“杜家坊”掌门杜献琪(右)仍坚守在古镇
山歌也好,饮食也罢,平话人身上的文化烙印,数百年来一直在彰显着独特之处。在扬美,已传到第五代“掌门”的“杜家坊”仍坚守在古镇,沿用祖辈留下的古法秘制,将飘香的豆豉带进千家万户;沙井杨村的杨宇亮,对师公戏情有独钟,不顾同龄人不解的眼神,毅然拜师学艺;黄才干,一位会唱歌的农民,为不让传承者“断层”,他受聘于小学,拥有了自己的讲台……润物无声,平话人在尽自己的努力,将文化传承,将根留住。
扬美豆豉美名扬 “杜家坊”今一枝独秀
说起扬美豆豉,很多人都吃过,但未必都知道它辉煌的历史。
扬美的豆豉在清代已享有盛誉。清光绪年间,曾为御厨的首选作料。其因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纯绿色”和“手感好、口感好、质感好”的“三纯、三好”品质,成为扬美食品的一大特色。一百多年来,扬美豆豉先后出现了“广成号”“建华号”“杜家坊”等老字号作坊。但随着时代更迭,如今扬美豆豉作坊只剩下了“杜家坊”一家。
在扬美镇的共和街上,年逾六旬的杜献琪微笑着站在自家店前,在他的面前是飘香的豆豉。看到有客人来,杜献琪便大方地让他试吃。说起自家豆豉,杜献琪眼里是满满的自豪。从清代开始,杜家坊豆豉第一代制作者杜广成就开始探索豆豉的制作工艺,历经多年,终于形成自己的品牌。传到杜献琪已是第四代,如今他又将其传给儿子杜学芬。
在父亲的传授下,杜学芬不但传承了豆豉的制作手艺,还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年产的几万斤豆豉,近销南宁,远销上海等地,在网上也能购买我们家的产品。”闻着豆豉香味长大的杜献琪,还对豆豉做了进一步加工,生产辣椒酱、木瓜丁等产品,同样深受欢迎,远销各地。
近年,扬美豆豉制作技艺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杜家坊”名气越来越大。“不仅仅是杜家,扬美人都有着一种豆豉情结,走得再远,尝一口家乡的豆豉,心就舒坦了。”杜献琪说,即使如今上了年纪,但只要没事,他都会到店里看档口,和乡亲们聊聊天,也和外地来的客人推荐自家的产品,那种自豪写在脸上,也写进心里。
师公戏别有味道 腼腆小伙为它拜师学艺
平话专家、平话传承人梁世华曾说,平话人最典型的民俗文化就是唱山歌、唱师公戏。师公戏什么时候唱?喜庆的时候唱,逢年过节时唱。唱师公戏,上了年纪的村民往往是主力,年轻人会唱的并不多,除了个人喜好,这和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也有关系。不过33岁的杨宇亮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杨宇亮有自己的工作,但空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学习师公戏上,“从小就喜欢看,喜欢听”。杨宇亮是土生土长的沙井杨村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唱师公戏的高手,耳濡目染,杨宇亮也喜欢上了家乡这一特色戏种。但按当地的传统,学习师公戏不能拜家人为师,所以杨宇亮向同村的杨佑孙学艺。三四年学下来,杨宇亮也能和师父同台演出了。不过谦虚的他自感“青出于蓝”但“未胜于蓝”,打算跟着师父再多学点本领。
“最开心的是有人来看我们唱戏,每次看到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心里就特别满足。”杨宇亮希望他的同龄人也能热爱师公戏,但目前看来有些不现实,“希望能影响他们,让他们认识感受师公戏的魅力”。在杨宇亮心里,师公戏占据重要位置,是其他戏剧或音乐无可取代的。
山歌唱进校园 八音谱里忆当年
八音,原指古代吹打乐器的统称。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如钟)、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木(如祝)等八类,遂称“八音”。在沙井,“现存很多乐谱,都是先辈在1923年左右流传下来的。”沙井八音队队长黄树华回忆道。
在黄树华所在的沙井三津村井岸坡,不少青壮年都会八音演奏。演奏的曲目中,既有本土乐曲,也有外来乐曲。“主要是广东粤曲,粤曲传进来后,与本地乐曲相融合,发展成八音的独特性特征”。黄树华说,八音也受粤剧影响很大,当年在邕剧院的师傅都会八音演奏,“村里以前有位师傅,从邕剧院回来教我们,现在我也教村里的年轻人”。
50岁的黄业华从1991年就开始吹八音唢呐,每次吹着快乐的曲调,感觉愉快放轻。
和黄业华同是沙井村民的黄才干,把精力都放在了平话山歌上。黄才干是沙井平话剧团的团长,年轻时就开始唱山歌,从这个山头唱到那个山头,从村子唱到圩市,如今更是唱进了校园。
为将平话山歌传承,在沙井中心校邀请黄才干到校教孩子们学习平话山歌。从2010年至今,黄才干至少带出了100名学生,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每两周上一次课,孩子们学得不错。”黄才干说,平日有机会,他也会带上学生演出,实地感受山歌的魅力。
六年级的刘创文从四年级开始跟黄才干学山歌,原先对山歌一点认识都没有,如今“越唱越喜欢,回家还会唱给爸爸妈妈听”。(记者 周志英 实习生 陈少青/文 记者 程勇可/文)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