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说平话人群在逐渐减少 平话文化面临巨大冲击
近年来,平话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说平话的人群正逐渐减少
平话传承 首先要有一种认知
沙井杨村的师公戏表演队正在演出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周志英/文 程勇可/图 实习生 陈少青)正统平话源于亭子,茁壮于江南,辐射整个桂南地区。平话在民间,拥有广泛的族群,平话人对本族群的语言怀有敬仰,对由其衍生而来的文化心生自豪,并通过行动来将其传承下来。但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平话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平话文化,也在考验着每一位平话人。
族群分布广泛群众基础深厚
虽然语言不同,但并不影响平话族群作为汉族族群一员的事实。平话原来在广西分布比较广,南宁是其形成和向外扩散的重要地方,而江南区又是平话族群最集中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江南区现有平话人口30多万人,辖区江西、吴圩、苏圩、延安4镇,福建园、江南、沙井、那洪(现经开区托管)4个街道办事处的平话文化既有统一性,却又各有特色。
平话人对本族群的文化有着难以言表的喜爱与自豪,或许从一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大概。仅是平话山歌队伍和平话师公戏表演戏班,江南区就有30多支,在各镇、街道中均有分布,其中沙井平话山歌艺术团、沙井杨村平话师公戏表演队组建多年,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特色,月均受邀演出20场次以上。饮食方面,扬美村作为平话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现已成为南宁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村中制作扬美沙糕的作坊有多家,月销量万元以上;村中的农家乐以经营平话美食为主,常年生意兴隆。而民俗方面,每逢元宵节和端午节,菠萝岭居民自制的元宵花灯、扬美金马码头龙舟上水祭祀仪式,更使平话文化的魅力不断彰显。
平话传承需要有一种认知
广西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黄南津长期研究平话文化。他认为,平话文化是汉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应该加以保护。“近年来虽然做了很多保护和开发工作,但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原来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黄南津说,以亭子为例,“很多原来的风貌,现在都比较难找到了。”
黄南津分析道,往更深层面看,会有更清晰的发现。比如在平话的使用者方面,使用平话的人群正在不断减少,而且减少得很明显。虽然没做过具体统计,但像周边亭子这些区域,因为外来人口的拥入,当地的居民要想跟他们交流的话,就用平话。
那么,对平话的传承,平话人或者可以说是江南人,应该怎么做?“平话的传承,首先需要有一种认知,也就是我们研究上说的语言态度。”黄南津指出,这就好比现在推行的普通话,当普通话成为大家所习惯的交际语言时,那么像平话等这类方言就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一些对它不是很了解的人,包括父母和孩子,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使用通行的语言才是对的。因此,在教育孩子学好通行的语言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他们对本族群母语的认知。只有认可了,才会更好地去学习掌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韦苏文在调研江南区多地平话文化后感慨,平话文化要比想象中繁荣,但不能满足于此。保护、传承平话文化,韦苏文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平话文化进校园;进孩子们的课本里;日常可拍摄相关微电影进行宣传;多举办相关活动,营造平话文化的整体氛围……”在亲子关系的沟通上,韦苏文也建议,家庭中可多用平话沟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认识了解平话文化的良好环境。
保护弘扬江南人走在前面
事实上,正是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平话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江南区,从群众到政府一直在为此努力着。在当下,品牌效应不可小觑,因此在对平话文化的品牌打造上,江南区走在了前列。
每年,江南区通过平话民俗文艺大展演、平话文化研讨会、平话文化非遗、民俗展示展演活动、扬美古镇旅游圈农特产品暨养生休闲旅游等民俗节庆文化活动,多方挖掘展示江南特色平话文化,树立文化品牌,进行活态传承。
文艺骨干团队作为平话文化有力的传播者,其也得到政府的扶持。多年来,在以平话文化为服务对象的基层社区系列活动中,政府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开展文艺展演和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活动,扶持文艺队伍30多支,促进了平话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注重保护传承、夯实文化品牌上,江南人也是不遗余力。从2007年开始,城区相关部门就组织力量对城区民间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建立数据档案,编纂《江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疍家婚礼、扬美豆豉、扬美沙糕以及扬美梅菜、南宁元宵花灯节、扬美龙舟上水节分别被列入市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建设传承基地,在项目所在地选定场所,确保传承活动有地点,目前已挂牌的基地有6个。举行培训活动,引导项目代表传承人做好传、帮、带,把平话文化代代相传。
城区也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站等多种途径宣传平话文化知识,宣传平话山歌、师公戏、扬美龙舟上水节等各种平话文化艺术项目的特色亮点。其次,利用城区、镇(街道)、村公共文化设施及场地进行展演、宣传平话文化各项目的有关知识。
付出自有成效,2014年6月1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出决定,命名南宁市江南区为“中国平话文化之乡”,这一次认可,是平话文化蓬勃发展的节点,也是另一个起点。
编辑: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