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广西工业经济向好因素增多
今年一季度,广西工业在市场需求偏弱、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坚持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核心,保持工业经济增速平稳增长,节能减排持续进行,运行质量保持稳定。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除特别说明,以下简称“工业”)增加值增长7.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一季度,工业生产运行总体态势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比2015年四季度下降0.6个百分点,但比1-2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非公有工业同比增长8.8%,分别高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3.2和4.5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4.4%,低于全区工业整体水平2.9个百分点。
1-2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2亿元,增长速度由上年同期的6.1%上升到13.7%。
(二)八成行业实现正增长,汽车制造业成为增长亮点
一季度,全区40个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占行业面的80%。
七大支柱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 一季度,广西七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合计增长6.4%。其中,冶金产业、汽车产业和有色产业增速均在10%以上,分别同比增长12.8%、10.8%和10.6%。 汽车制造业增长明显,中高端产品比重逐步提高。 一季度,广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对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4.3%,拉动工业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676.21亿元,同比增长18.8%,比1-2月下降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8.9个百分点。一季度,广西共生产汽车70.99万辆,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柳州市汽车制造业产值632.33亿元,占全区汽车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的93.5%。以柳州市为代表,广西汽车制造业中,中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高。价格较高的多功能乘用车(五菱宏光、宝骏730、东风菱智、东风风行s500)以及运动型乘用车(宝骏560、景逸X3、景逸XV和景逸X5)比重逐步增大。两种车型占柳州市汽车产量的比重达66.5%。
七大特色产业较快增长。 一季度,广西七大特色产业增加值合计增长9.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建材产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增速均在10%以上,分别同比增长14.5%和11.4%。
(三)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支撑作用增强,小型企业领跑全区工业增长
一季度,广西在库非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479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6家;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的69.0%,贡献率达到82.2%也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成分企业。
按企业规模分类,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大型和中型企业分别增长5.4%和3.4%,分别低于全区工业整体水平1.9和3.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分别高出全区整体水平、大型和中型企业增速7.6、9.5和1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60.0%,分别高出大型及中型企业34.5和43.7个百分点。
(四)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从产品产量上看,一季度,在全区重点监测的25种主要产品中,有1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约占主要产品面的七成。其中,塑料制品同比增长29.2%、单一稀土增长24.2%、铁合金增长22.5%、发动机增长20.1%、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8.6%。另一方面,发酵酒精、水泥熟料、成品糖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6.9%、10.5%、7.1%。
二、广西工业增长的有利条件
(一)支柱和特色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随着工业重点行业扩产、技术改造等项目相继投产,广西工业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一季度,广西七大支柱产业对广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为57.8%,拉动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七大特色产业对广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为37.1%,拉动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广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为5.8%,拉动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
(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1-2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5.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上年同期亏损10.9亿元转为盈利4.1亿元,汽车制造业增长22.2%,医药制造业增长37.5%,这三个行业拉动利润增长19.7个百分点。
工业能耗下降。一季度,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
(三)市场需求逐渐复苏,工业品内销、出口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区工业实现内销产值4638.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5.13亿元,同比增长8.5%;出口交货值16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27亿元,增长11.7%,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高于内销产值3.2个百分点。
(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为发展提供潜力
一季度,全区工业投资1116.65亿元,占全区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9.9%,同比增长6.6%,其中制造业投资925.76亿元,增长3.2%。
三、当前工业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生产经营先行指标欠佳
一季度,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5%,增速低位徘徊,总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6.5%。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0%。用电量增长乏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但同时也预示着工业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工业投资虽然保持增长,但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回落。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比回落15.1个百分点。
(二)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下降。 一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5.3%,低于全区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较1-2月下降1.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7.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8%,比去年同期下降13.6个百分点。
(三)高耗能行业增长明显,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存在。 一季度,全区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区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高于全区平均增速的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0%)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4%)。
一季度,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比1—2月收窄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收窄4个百分点。
(四)企业产能利用率稳中有降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比上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只有1个行业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95%,超过90%,其他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等3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超过80%,其余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在70%——79%之间。产能利用率没有明显提升,说明当前全国市场需求不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存的压力仍然对广西工业相关领域的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五)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季度,全区14个市工业增加值中,除了河池市负增长以外,其余13市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梧州市和崇左市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柳州市、桂林市、钦州市、百色市、贺州市和来宾市等6个市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市中增长速度最高的是贺州市(16.5%),最低的是河池市(-3.2%)。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 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广西创造迈进。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和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北斗导航、地理信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高效储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培育新兴产业。
(二)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狠抓项目建设。针对新增大项目不多,工业投资回落明显的情况,要着重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招大引强、培育新动能新业态、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持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促使内生动力增强,为“十三五”全区工业扩量提质和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三)抓住当前市场契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积极推动食品、汽车、钢材、冶金、有色金属、碳酸钙等传统产业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重点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国内技术标杆升级改造。加快“互联网+工业”行动,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
(四)加强统计调研工作,密切监测和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企业服务。 切实做好新建项目的投产达产进度监测,及时将已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企业纳入到统计调查库中;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帮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重点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如实反映全区工业生产运行情况,充分发挥统计预警、监测、宏观调控和政策参考职能,为营造促进工业以及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宏观调控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