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广西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增长平稳,需求不旺,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主体纷纷谋求转型,广西消费品市场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是2002年以来同期最低增速。
一、 消费品市场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城镇、乡村 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回落。 一季度,广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8.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1.42亿元,增长9.0%,回落4.1个百分点。
(二)大宗消费品增速回落对广西消费品市场增长影响较大。 广西消费品市场增长仍然对权重较大的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的依赖较大。一季度,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由上年同期增长6.5%转为下降9.0%,下拉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4.2%,回落13.9个百分点,仅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
(三)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一季度,广西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2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83.59亿元,增长3.2%,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零售业零售额1138.43亿元,增长9.3%,增速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
(四)市场热销商品较少,多数商品增速下降或回落。
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分类看,一季度,化妆品类比上年同期下降10.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9.7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下降5.4%,回落19.5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6.8%,回落1.0个百分点;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14.1%,回落24.3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6%,回落2.3个百分点;受国际油价下降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下降9.0%,回落15.5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4.2%,回落13.9个百分点;书杂志类增长8.1%,回落30.3个百分点。
(五)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呈现恢复性增长。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7%,增幅同比提高1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0%,提高15.5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3%,提高9.0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传统消费点持续减弱。 今年以来,在旧的消费优惠政策已退出,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市场上缺乏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尚需一定的培育周期,传统消费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加之,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央“八项规定”政策大力度的落实,公务接待,会议和培训的大量缩减等,短期内难有新的带动消费快速增长的利好因素和消费品。
(二)四成以上零售企业零售额出现下降。 一季度,在广西1509家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中,有608家企业零售额下降,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数的40.3 %。零售企业经营下滑较大直接导致了广西消费品市场增速下降。
(三)网购火爆对本地零售冲击明显。 广西属于欠发达地区,消费外部化比例(即消费品中非广西生产的产品所占比例)相对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网上零售交易进出极不平衡,2014年网上零售交易额中,广西卖家交易额只相当于广西买家交易额的17.7% 。随着网上零售比例的提高,更多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其他发达地区完成,对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三、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走势判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依据目前经济增速趋缓、需求疲软的状况,广西消费品市场下行压力会依然增大。从当前消费品市场环境看,国内成品油经历了上年13连降后,汽、柴油价格同比回落幅度较大,未来一段时间内对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增长仍存在一定制约影响。同时区内动车线路的不断增加、车次的加密,高铁对高速公路的冲击影响将进一步增强,石油制品类商品销售短期内难以提振。汽车类商品作为零售市场的主角,对广西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增长有较大影响,但随着居民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渐饱和,汽车消费将进入比较平稳增长的态势,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综合以上分析,预计广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维持在一季度水平左右。
四、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 对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当前最关键在于要促进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水平至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并逐步快于经济增长。在当前形势下,高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增加的收入更多会用来投资。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以后,更多地会将收入用于消费。因此,要高度重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这样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费。
(二)完善消费供给结构,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热点。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消费市场供求变化的最新动态,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服务。结合广西实际,要充分关注家政、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扩大居民对热点领域的预期消费,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信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构建包括住、行、用以及旅游、文化教育等在内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完善消费信贷个人资信体系,从而最终鼓励和引导消费。
(三)完善各类社会保障,释放消费潜能。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项目,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把房价控制在绝大多数消费者承受能力的范围内,有效缓解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矛盾。解除或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企业 。 一是鼓励大型商业企业开办电商销售平台和网络,特别是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扶持本地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做大做强。二是大力扶持本地物流企业,引导和支持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