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女子被拐到河北农村29年 丈夫陪她回广西寻亲
25岁时,被拐卖到河北农村当媳妇;如今,丈夫陪她回广西千里寻亲
谁认识她 帮她找到失散29年的亲人
黎松枝 (志愿者供图)
11月30日,54岁的黎松枝站在钦州防城港交界的海边,眼睛有些湿润。眼前的一切,她既熟悉又陌生。
1985年,时年25岁的黎松枝被人贩子从广西拐卖到河北张家口的农村,从此与父母、姐弟失去了联系。2014年11月,她回到广西寻亲。当她再次站在曾经生活了25年的土地上时,29年前的记忆却与眼前的景色完全对不上。
曾经的家虽然没有找到,但普通的南宁市民,热心的寻亲志愿者……让她感受到了家乡人的温暖。
被卖河北来到农村当媳妇
1985年11月的一天,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农村老宋家突然来了喜事,邻村的媒婆来到了宋家,愿意给宋家35岁的大儿子宋江海说一门亲事。
因家里穷,大儿子娶不了媳妇的老宋家正为此事发愁,听了媒婆的话连忙答应下来。几天以后,3名中年妇女领着一位姑娘来到了宋家。问起姑娘姓什么?家是哪里的?3名中年妇女一问三不知。媒人最后告诉他,这个姑娘是从广西买来的。
很快,这件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宋家从广西买了一个新媳妇。最初几个月,新媳妇几次想逃离宋家,但最终因为没有钱、没有吃的,又回到了宋家。过了些日子,新媳妇也不再想逃跑了,而是跟着宋家人下地干起了农活。
第二年,买来的这位媳妇为宋江海生下了一个女儿,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生活中宋家人发现,新媳妇不认字,除说一口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和地名外,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脑子似乎有点不好使。
宋家人不知道,新媳妇说的语言,是广西钦州、防城港一带的白话。她的名字,后来被大家翻译成“黎松枝”。宋江海说,其实这些年,他们一直想为黎松枝找到家,但因为生活贫困,孩子又小,无暇顾及。
随着时间推移,黎松枝也学着村里人,说起了涿鹿当地的方言。
然而,为黎松枝寻找父母,为两个孩子寻找外公外婆的愿望,并未从宋江海心里抹去。近些年,宋江海家中的光景好了些,孩子也长大了,2014年11月份,宋江海向黎松枝重新提起了寻亲的想法。
再踏故土靠模糊记忆寻亲人
今年11月25日,宋江海带着妻子和两位亲戚,踏上了开往广西南宁的火车。
27日到达了南宁,入住宾馆的第二天,宾馆服务员听说了他们此行的目的,便帮他们联系上了当地的打拐部门。28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南宁市打拐办。由于黎松枝无法提供准确的名字,所以未能在户籍系统上找到对应的信息。随后,宾馆的服务员又帮他们联系上了公益组织宝贝回家的志愿者。
根据黎松枝回忆,她印象中家乡有一个集市,位于一座小岛上,每次赶集,都需要坐渡船,过渡的时间不长,花费是2角/人。另外,她记得家乡附近有做水缸、瓷碗的手工作坊。
11月30日,来自防城港的志愿者赏月(网名)和其他几名志愿者,开车带着宋家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钦州和防城港交界的龙门镇、茅岭乡一带。
据当地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这两个地方都有类似的集市和渡口,只是后来推山填海,把路修通了,这些渡口才荒废了。而这附近,也确实有过制作水缸的私人作坊。然而,黎松枝来到这里时,却连连摇头,表示这并非她印象中的家乡。
由于此次宋家人寻亲的时间安排比较仓促。12月1日上午,宋家人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她的心愿希望能与家人团圆
赏月告诉记者,此行并未一无所获。经过当地人的启发,黎松枝能部分回忆起自己的母语。最令人意外的是,她能够用白话说出,其母亲的弟弟,她应该唤作“舅爷”,这是钦州当地的一种特殊叫法。
另外,她也能用白话说出父亲叫做“黎日山”(音),母亲叫“梁珍凤”(音),大姐叫“黎松青”(音),二姐叫“黎松梅”(音),三姐叫“黎松莲”(音)……另外,她还记起,大姐20岁时嫁到了“六景火车站”附近,当时一家人坐班车,清晨从家里出发,中午才能到达。赏月说,如果她口中的“六景火车站”就是现在的横县六景,根据当时的车程推断,她家就是在钦州和防城港一带。
12月3日,志愿者在公安部门的户籍系统中,对“黎日山”、“梁珍凤”等读音相似的名字进行了查询,并没有找到疑似的家庭。志愿者告诉记者,由于黎松枝不识字,如果要把这些模糊的名字进行筛选查询,工作量巨大,且不一定有效果。因此,他们只能叫宋家人回家等消息,志愿者再想其他办法去查询。
由于黎松枝只会简单的几句普通话,记者只能跟她进行了非常简单地交流。记者曾询问过她,为何对家乡的记忆这么有限?她表示,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就是很模糊。但只言片语中,依然能感受到她对于亲人的那份想念。
她说,20多年了,她最想念的就是父母了,不知道老人是否依然健在,不管能不能找到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健健康康,也希望有朝一日,一家人可以团圆。(记者 李家健)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