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2016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趋稳加速

27.07.2016  04:43

今年以来,钦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业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努力实施县域工业提升工程,加快电子、计算机及通信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医药、制糖、编织等传统特色产业,推动了县域工业扩量提质,促使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实现稳中提升。上半年,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12.69亿元,同比增长15.5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了0.25和1.47个百分点。

一、主要亮点

(一)县域工业保持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

上半年,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74.16亿元,同比增长30.71%,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2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116.09%和97.34%。县域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方向和速度的高低。

(二)新入库企业拉动作用突出

上年以来,全市新入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5家,这些企业同期基数低或者为新投产企业基数为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这35家企业共实现产值64.42亿元,同比增长4.98倍,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91倍,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5.89%和41.05%,分别拉动增长8.70和5.25个百分点。

(三)钦州港区产值负增长幅度收窄

今年以来,钦州港区部分重点企业生产呈企稳回升势头,遏制因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的产值下滑导致钦州港区产值的进一步下滑。上半年,钦州港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8.53亿元,同比下降6.08%,降幅分别比一季度、1-5月累计收窄3.37和0.9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拉动分别由一季度的下拉4.16个百分点、1-5月累计的下拉3.01百分点收窄到上半年的下拉2.50个百分点,钦州港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负增长幅度的收窄,促使上半年钦州港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增长0.66%,扭转了该区今年前5个月各月累计的负增长态势。

(四)工业用电量回升

上半年,市供电部门提供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48%,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和1-5月累计提高了6.05和0.46个百分点。

(五)工业增速全区排位居前列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区平均增速高7.2和5.2个百分点,增速分别居广西全区第2位和第3位,居北部湾四市第1位和第2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74亿元,同比增长9.04%,比主营业务成本增速低0.73个百分点,而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则比主营业务成本增速高2.48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当前我市工业企业成本增长的压力明显。从其他财务指标看,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43.67亿元,同比下降27.08%;总资产贡献率16.24%,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3.17%,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不足,本年新培育的入库企业少

上半年,全市的工业投资仅184.73亿元,同比增长4.3%,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工业投资不足,新投产的大工业项目欠缺,全市今年新培育的规模工业企业很少,截止7月,全市仅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

(三)县域各县区的工业发展不均衡,差异较大

上半年,从县域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的汇总数据来看,产值增速最低的是浦北县19.03%,最高的是钦北区36.99%,差异17.96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最低是浦北县12.61%,最高的是钦南区28.77%,增速差异16.15个百分点,地域相邻的浦北县和灵山县相比,产值、增加值增速差异也分别达到了14.32和10.12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一)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调研,掌握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点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避免部分重点企业因亏损经营而由暂时性的减产、停产现象演变成为长期性的生产滑坡。

(二)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快临港产业集群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大项目的入驻,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同时,要加大对现有规模工业企业的技改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三)加快县域工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有针对性地引导县域各县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优化产业结构,抓好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县域工业企业数量和经济总量的突破为目标,实现县域工业的可持续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