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有待发力前行
——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形势不乐观,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连续3个月下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结构问题是主要影响因素。
上半年, 23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据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4.34亿元,同比下降0.1%;营业成本68.17亿元,增长2.33%;营业利润5.18亿元,增长5.04%;利润总额6.25亿元,下降1.92%;应付职工薪酬12.78亿元,增长19.54%;从事服务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24万人,增长13.03%。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
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号,简称《规划》)的要求,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制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
上半年,在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占比大。全市23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及国民经济22个行业大类45个行业中类,其中179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涉及国民经济16个行业大类31个行业中类。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0.89亿元,同比下降0.16%。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95.92%,因而他的同比增速下降也是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涉及的16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行业大类营业收入下降,占56.25%。而影响营业收入下降的最主要行业又是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下降8.92%、14.57%、2.45%、11.27%。
上半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运输业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 交通运输服务业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最大,上半年营业收入29.2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34.71%,同比下降8.92%,是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而道路运输业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71%又是影响交通运输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二是代表先进技术服务水平的信息化和“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仅有7家,实现营业收入15.46亿元,同比下降2.68%,呈持续下降之势。其中4家信息传输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45%,3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7.89%。
三是科技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下降10.46%。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1.27%。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分别只有一家规模以上企业。
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滞后
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制定高技术服务业有关政策和加强高技术服务业宏观管理需要,制定了高技术服务业分类。
分类规定的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高端环节,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柳州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行业主要涵盖了国民经济6个行业大类的10个行业中类,有38家企业。
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发展总体滞后。实现营业收入19.25亿元,同比下降3.8%。4家信息传输企业营业收入15.26亿元,占了全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79.27%,其他的34家企业仅占20.73%,说明34家企业发展规模小。在涉及的10个行业中类中,有2个行业各只有1家企业,有3个行业各只有2个企业,企业最多的行业是工程技术行业,有15家企业。
三、健康服务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满足国家制定健康服务业相关政策以及加强对健康服务业宏观管理,科学界定健康服务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康服务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需要,制定了健康服务业分类。
分类规定的健康服务业,是指以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各种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
健康服务业发展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柳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健康服务业企业发展弱小,涉及保健服务、医院、其他卫生活动、休闲健身活动4个国民经济行业中类,仅有7家企业。上半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38亿元,同比下降17.39%。
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
上半年,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5.76亿元,同比增长22.63%,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值得关注的是,增长速度逐月回落。
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涉及的七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速度继续呈现“四增三降”,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仍是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4.59亿元,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95.44%,同比增长23.05%,增速比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高0.42个百分点,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6.91%,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93个百分点。
其他六个行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17.89%;居民服务业增长24.88%;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下降10.32%;其他服务业增长49.8%;文化艺术业增长114.4%;体育下降49.8%。
亿元企业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至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有亿元企业5家(6月份新增1家),行业划分属于商务服务业,分别落在城中区1家,柳南区1家,柳北区3家。上半年亿元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03亿元,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66.11%,同比增长32.26%,增速比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高9.63个百分点,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87.41%,拉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9.7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