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2015年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模式探索
柳州市是广西工业重镇,西江经济带龙头,近几年,虽然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但是市委市政府加强结构调整,巧妙布局,经济发展依然取得长足进步,全市人口不断增长。根据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5年柳州市常住人口(含六县,下同)392.27万人,比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16.4万人,同比增长4.36%,其中,60岁以上人口60.23万人,占总人口15.35%,比2010年提高2.18个百分点(按照联合国通用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方面带来老年抚养比增加,社会负担加重;另一方面,老年人口增加,对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从50年代鼓励生育到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出台,以及长期的低收入工薪制度,造就了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长、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等状况,因此,必须重视老龄化社会现状,认真研究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养老模式,突破老龄化困境,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和影响,安抚民心,增强社会稳定。
一、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现状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60.23万人,老年抚养比(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100%)23.23%,比2010年增加2.28个百分点。
(一) 老年人口分年龄构成及健康状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口寿命逐步延长,身体健康或者基本健康的老人占60岁以上老人85%以上。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分年龄构成表(%) | |||||
时间 | 60岁以上人口 | 60-69岁 | 70-79岁 | 80-89岁 | 90岁以上 |
2015年 | 100% | 56.9 | 29.2 | 12.5 | 1.4 |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健康状况表(%) | |||||
年 龄 | 60岁及以上人口 | 健康 | 基本健康 |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 | 生活不能自理 |
总计 | 100.0 | 39.1 | 46.7 | 12.3 | 1.9 |
60-69 | 100.0 | 50.5 | 43.3 | 5.5 | 0.7 |
70-79 | 100.0 | 27.5 | 54.6 | 15.8 | 2.1 |
80-89 | 100.0 | 17.4 | 45.4 | 31.8 | 5.4 |
90岁以上 | 100.0 | 8.5 | 34.3 | 45.5 | 11.7 |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中, 60-69岁的老人占60岁以上人口56.9%,这个年龄层的人口身体状况表现为健康或者基本健康的比例分别为50.5%、43.3%,也即60—69岁的人口中,93.8%的人身体基本健康或者健康。60-69岁的老人是老年队伍的新生力量,50%以上的老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因此,在有的国家,这个阶段的老人可以选择退休,也可以选择继续工作。70—79岁的人口中,82.1%的老人自认为身体健康或者基本健康;80—89岁、9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健康的比例分别为17.4%、8.5%。
(二)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渠道
2010年、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构成表(%) | |||||||
时间 | 60岁及以上人口 | 劳动收入 | 离退休金养老金 | 最低生活保障金 | 财产性收入 | 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 其他 |
2015年 | 100.0 | 12.8 | 41.1 | 3.4 | 0.8 | 39.1 | 2.8 |
2010年 | 100.0 | 23.5 | 31.5 | 3.0 | 0.3 | 40.5 | 1.3 |
从上表可将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分为三类:
⒈自有收入养老。包括“劳动收入”、“离退休金养老金”、“财产性收入”三种收入渠道形式。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人比例占41.1%,比2010年增加9.6个百分点,说明五年来,老年队伍新增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是离退休人员或者购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这些人有基本的、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渠道的老人比例为12.8%,比2010年降低10.7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老人不需要继续劳动就可以安享晚年;以“财产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人比例为0.8%,比2010年增加0.5个百分点,虽然增加不大,但是,反映出老人理财意识增强,生活来源渠道增宽。
⒉依靠他人力量养老。包括“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金”两种收入渠道形式。其中,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人占39.1%,比2010年减少1.4个百分点,反映出传统的依赖子女养老的模式正在退化;以“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人占比3.4%,比2010年增加0.4个百分点,他们是需要社会更多关注的弱势群体。
⒊其他。以其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人,占全体老人的2.8%,比2010年增加1.5个百分点,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老人生活来源渠道正逐步多元化的现状。
(三)老年人口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参与情况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表(%) | |||||
60岁及以上人口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城镇(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 未参加以上四种社会养老保险 |
100.0 | 34.1 | 7.1 | 49.3 | 1.3 | 8.2 |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情况表(%) | |||||
60岁及以上人口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城镇(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公费医疗 | 未参加以上四种基本医疗保险 |
100.0 | 31.9 | 4.0 | 61.3 | 0.9 | 2.0 |
近年来,柳州市积极采取多方措施,全方位建立健全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城镇人口各项参保率接近100%,农村人口在全国整体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框架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想方设法“应保尽保”。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不分城乡,91.8%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98%的老人有了基本医疗保障。
(四)60岁以上老人居家情况
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有老年人口的家庭占样本户34.1%,其中,单身老人户、一个老年人与未成年的亲属户、只有一对老夫妇的户、一对老夫妇与未成年的亲属户、有三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占有老年人口家庭的26.5%。空巢老人家庭、孤寡老人家庭、仅老人与未成年人同居一室的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生活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他们是最需要社会关注,给予关怀、照顾的重点户。
2015年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的居家构成表(%) | ||||||
有60岁人口的家庭户 | 单身老人户 | 一个老年人与未成年的亲属户 | 只有一对老夫妇的户 | 一对老夫妇与未成年的亲属户 | 有三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 | 其他 |
100.0 | 11.0 | 1.4 | 11.4 | 1.8 | 0.9 | 73.5 |
二、对策及建议
针对柳州市老龄化社会现状,政府、社会、个人都应各尽其责,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努力,在创建合理养老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社会负担。
(一)继续提高离退休金及养老金标准,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全覆盖工作,让农村的老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全社会的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⒈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增加农村老人的生活补助金额。
“钱也许不是一切,但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任何被排在第二位的东西。”詹姆斯·H. 舒尔茨这句话道出了钱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自2010年开始,国家每年给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工资调整提高至今,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已经达到人均2000元以上,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但是农村养老制度是近几年才开始建立的,农村老人不仅“未富先老”情况突出,部分山区、边远地区的老人生活还十分窘迫。建议:在逐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水平的同时,增加农村老人的生活补助金额。
⒉加强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的攻坚克难,让全覆盖不留死角。
从60岁以上人口“主要生活来源”以及参与“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等情况来看,2015年有离退休金养老金的老人比例比2010年增加9.6个百分点,享受低保的老人增加0.4个百分点,有财产性收入的老人增加0.5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享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红利,但是,8.2%的老人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的老人还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继续提高老年低保补贴标准,加强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工作,让社会保障全覆盖不留死角。
(二)探索多种养老模式,让政府、社会、个人、社区组织都参与到养老体系的建立中,让老人都有幸福的晚年。
我国目前主要推行“9073”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即90%的老人家庭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也即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作为补充的养老模式。
⒈“9073”养老模式的利弊
①家庭养老。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老人们的首选。但是,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子女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老人,或者老人加未成年人的家庭增多。调查数据显示,家中只有老人或者老人与未成年人同住的情况占有老人家庭的25%以上。即使子女在本地工作,白天也要上班,无法对家中的老人进行照顾。因此,家庭养老职能正逐步退化。
②社区养老,也即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前面一种形式,实际是医疗机构的延伸,如果其照料服务日常化,对老人而言,是不菲的开支;后面一种形式,社区的经费、场地、人手本就紧张,很难承担起相关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也还是被医疗养老机构替代。
③机构养老。老年人到专业养老机构颐养天年,在欧美国家是非常盛行的模式,但是,在中国,首先遭遇传统“养儿防老”、“孤寡老人才进养老院”等观念的影响,导致老人不愿进养老院;其次,我国养老机构起步晚,专业陪护人员缺口大,养老机构自身建设滞后等因素,造成设施简陋的养老机构偏多,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中档养老机构所占份额少,大量老年人徘徊在养老机构之外。截止2015年9月,柳州市已建各类养老机构853个,收养老年约10232人,仅占柳州市60岁以上人口的1.78%。
⒉探索多种养老方式,让所有老人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得到有效帮助,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①继续加强家庭养老宣传,传承中华敬老养老美德。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寸草春晖”之说,子女赡养父母是报答养育之恩,是责任所在。因此,要鼓励年轻人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大力弘扬家人聚在一起的和谐与幸福,树立和表彰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典范,增强家庭养老职能。子女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职人员照顾老人。对经济条件不宽裕,但依然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家庭,可以视困难程度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②积极引导、推行“共居”养老,让空巢老人有“伴”。“共居”养老,即两个或者三、四个老人共同居住在一套住宅内,分别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又共用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公共设施,这样,即保持独立生活空间,又能互相照应。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城镇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不愿去机构养老的空巢老人(无子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在城镇,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高,如果社区再给予必要的帮助,比如:开办老年食堂等,这些老人就可以像朋友一样住在一起,既有利于日常生活照应,缓解空巢的孤独,又避免了去养老机构的费用开支。
③充分利用民间慈善力量,引进民间资本,规范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对养老机构的社会监督力度。
对于生活无法自理,高龄、失能,又无子女、亲戚可以依靠的老人来讲,到规范的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目前的一些养老机构由于缺乏社会监督,机构建设不合要求,老人的利益甚至安全受到损害。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规范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强化护理人员的执业资格,整合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有效资源向养老机构辐射和延伸,承担起对“三无”老人养老送终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民间慈善机构介入养老事业,在获得更多投入资金的同时,加强社会对养老机构的监督和检查,保障老人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⒊ 基层社区、村委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将生活困难或者身有疾患的老人列入工作重点,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补贴资金,及时给予关怀和照顾,“老吾老及人之老”,让老人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和社会的温暖。
①加强养老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在倡导子女对父母养老尽孝的同时,倡导新型的养老观念,提高老人对“共居”养老、机构养老的认可度。
②掌握、提供养老相关信息,争取民间资金、政府投入,完善社区老年活动设施、老人活动中心,建设老人食堂等。
③整合社区各类资源,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④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开设社区老年课堂,充实知识、陶冶情操;适时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生活等。
(三)创新老年人工作模式,鼓励、调动、发挥健康老人的工作热情,让老人增加收入的同时,减轻社会负担。
在60-69岁的老年人口中,九成以上的老人身体健康或者基本健康,他们也希望有机会,力所能及的参与社会劳动,既发挥自己所长,增加收入,又减轻社会负担。建议:
⒈对于一些非定时、轻体力的劳动和工作岗位,由于时间不定,薪金不高,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但是,可以鼓励身体健康的老人量力承担。
⒉对于一些事务性工作,如果时间性要求不严,也可以用非全日制的工作方式,吸引有文化的健康老人发挥余热等。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3年初出版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3.《老龄化经济学》(美)詹姆斯·H. 舒尔茨(James H. Schulz)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