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2013年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
河池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政策指引下,进一步关注民生,关注儿童事业发展,在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关心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全市建设的根本大计,积极为儿童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儿童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2013年全市儿童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儿童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全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对儿童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为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2013年,全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62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6.0%。2013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69%。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41.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亿元,增长8.03%。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9.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9亿元,增长8.09%。政府对社会事业投入的增加,为全市儿童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二)儿童的健康与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13年全市儿童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1、儿童死亡率下降。在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中,生存是第一位,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儿童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2013年,全市这两个指标一直呈现持续下降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13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5.4‰,比上年同期下降0.76个千分点,其中:城市婴儿死亡率为2.6‰,比上年同期下降2.28‰,农村婴儿死亡率为6.3‰,与上年同期持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5‰,比上年同期下降1.29个千分点,其中: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5‰,比上年同期下降2.42‰,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7‰,比上年同期下降0.4‰。
2、儿童保健状况明显提高。儿童保健状况也是反映儿童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是反映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013年,全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不断提高。据统计,2013年,全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87.57%,比上年同期提高1.29个百分点。
3、2013年,全市各类疫苗接种率均略有下降,发展比较平稳。据统计,2013年,全市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9.61%,比上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为99.52%,比上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98.43%,比上年同期下降0.18个百分点。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为99.44%,比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34%,比上年同期下降0.51个百分点。流脑疫苗接种率为99.19%,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9.19%,比上年同期下降0.38个百分点。
( 三)儿童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全市各项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整合,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全市儿童入学率不断提升。
1、九年义务教育保持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我国富民强国进程,都有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2013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依然保持高水平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7%,比上年同期提高0.04个百分点,其中:男生为99.97%,比上年同期提高0.01个百分点,女生为99.97%,比上年同期提高0.07个百分点,比上一年继续有所提高。小学5年巩固率为101.75%,比上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2013年,全市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43%,比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其中:男生为98.9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女生为97.95%,比上年同期下降0.65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0.55%,比上年同期提高2.62个百分点。其中,男生为101%,比上年同期提高3.04个百分点;女生为100%,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2、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平缓。据统计,2013年,全市在园幼儿数为13.4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73万人。其中,女童为6.06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36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5.61%。 2013年,全市特殊教育在校生数为1255人,比上年同期人数减少93人,下降6.9%。
(四)儿童受法律保护力度继续加大
儿童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往往更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在关注儿童未成年人 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的同时,更应关注对儿童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并为他们提供更健全的法律援助。据统计,2013年,全市公安部门破获拐卖儿童案件2起,不断加大了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2013年全市成立受暴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数有2个,受助(庇护)的妇女儿童人次数有达106人次。保护了儿童的权益,对危害儿童的犯罪行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为他们提供更健全的法律援助。
( 五)儿童事业发展的环境持续改 善
1、全市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据统计,2013年河池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8.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9.08%,比去年同期提高0.21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全市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据统计,2013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为64.11%,比去年同期提高9.48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1.7%,比去年同期提高8.85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6.76%,比去年同期提高7.87个百分点。农村、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当前河池市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当前儿童食品安全隐患较大,主要是食品的质量问题,包括一些食品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如:2013年5月22日都安县安阳镇第四小学发生小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说明儿童食品安全隐患是很大的。有的商家在食品的包装、标签、一些生产日期食品中间搀假,在过期之前偷偷修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出售。还有一些商家经营场所卫生环境比较恶劣,食品安全隐患非常大。
(二)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影响,城市、农村儿童的生存条件、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农村妇幼卫生保健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较差。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目前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农村教育水平与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三)文化市场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亟待消除。现在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有的在互联网上色情、暴力内容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腐蚀着青少年,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亟待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儿童食品安全管理,完善儿童食品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安全监察,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儿童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儿童意外伤害。
(二)要加强文明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加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将儿童校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加强文化市场的网吧、互联网的管理工作。
(三)要关注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儿童的教育。继续加大力度宣传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助学工程,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提倡学校、社区、乃至全社会共同做好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帮困助学工作,帮助特殊家庭子女开展心理辅导,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加大儿童福利事业的投入,改善设施,为留守儿童、贫困孤儿、残疾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