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1年年均增长38.76%——广西崇左边境贸易发展迅猛
新华社南宁1月13日电题:连续11年年均增长38.76%——广西崇左边境贸易发展迅猛
新华社记者王军伟、赵刚
边境贸易成交额从2003年的27.6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014.25亿元,年均增长38.76%;2015年面临我国对外贸易增速严重下滑的形势,实现逆势快速增长……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沿边开放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红利,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致力于打造面向东盟的合作开放新高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边贸重要城市。
“通道经济”和加工贸易两翼齐飞
崇左市有宁明、龙州、大新、凭祥四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和14个边民互市点。
记者近日在凭祥市浦寨边境贸易区天源货场看到,这里一片繁忙景象,数十辆装有山竹、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水果的越南大货车一辆接着一辆进入贸易市场,训练有素的中越工人迅速卸货,再装上早已经在等待的挂有中国各地牌照的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浦寨口岸管委会工作人员吴伟宁介绍,天源货场是进口货场,附近的恒大货场是出口货场,主要将中国的雪梨、苹果等温带水果出口至越南等东盟国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水果贸易作为“早期收获产品”最早实现零关税,浦寨边境贸易区因此逐渐发展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大水果交易市场,每年的交易量达数十万吨。
相对大力发展“通道经济”的凭祥市,崇左市龙州县则致力于发展边境加工贸易。在龙州县民之天食品产业园区内,夹开心果的清脆声音如雨点般密集,200多名工人基本都是妇女和老人。民之天食品集团负责人黄徽彤介绍,在这里务工的基本上都是附近的边民,人数多达上千人,每个边民工人每天能赚50元到80元不等。
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说,每年经龙州各口岸、互市点从越南进口的坚果价值达四五十亿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既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政府税收,又可以给边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边民互市贸易鼓起广大边民“钱袋子”
近日记者在凭祥市弄怀互市贸易区看到,许多边民用小面包车从越南拉货然后在这里转手卖给国内的收购商人。“我今天8000元的免税互市贸易额度已经用完,赚了50多元。我还要帮别人跑几趟运输,一次运费赚30元,除去油钱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凭祥市卡凤村村民王飞翔说。
记者了解到,边境贸易包括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其中边民互市贸易最能让广大边民受益,按照国家政策,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商品,每人每日价值人民币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虽然边民每天有8000元的免税互市贸易额度,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边民大多缺少资金和门路,真正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并不十分多,一些边民成为每天只能赚几十元的搬运工。为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崇左市扶持兴起了多家边贸合作社,让边民真正成为边贸的受益者。
2014年,凭祥市友谊镇卡凤村11个自然屯的1600多边民成立凭祥市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将没有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纳入合作社,分享政策红利。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海乐说,参加合作社的边民都能参与到互市贸易中,不但平时出工有钱挣,年底还可以分红。
秦昆介绍,目前龙州县组建了类似于合作社性质的四大边民互助组,成为边贸扶贫的新探索,仅仅龙州水口互市点每天就有3000多边民参与互市贸易。龙州县水口镇共宜新村边民周石见说:“以前没钱也没门路,有这个免税的政策也没享受过,加入互助组之后,大家带着我做互市,这样赚钱心里踏实。”
随着边民参与边贸积极性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边民互市贸易对崇左市边贸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据统计,2015年1-10月,崇左市边民互市贸易成交额达228亿元,同比增长27.4%。
边贸快速发展受益于国家多重政策红利叠加
记者了解到,崇左能够成为中国边贸重镇,既是当地党委政府长年坚持不懈发展边贸经济的结果,更是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快速发展等多重国家政策红利叠加的结果。
广西崇左市商务和口岸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冯华勇说,目前中国和东盟之间绝大多数商品已经实现了零关税,崇左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的陆路大通道。
广西贝利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新愿从事边贸生意已有20多年。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凭祥做边贸生意的公司还很少,目前则已达到1000多家。“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沿边开放开发战略和中国—东盟合作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此外,国家沿边开发战略在当地促成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平台。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2010年以来,崇左市大力实施“陆路东盟南宁崇左经济带”战略。受益于这些区域合作平台,目前崇左市已经形成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中草药、矿产品等六大贸易集散中心,辐射全国乃至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完)
[责任编辑: 胡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