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共报告输入登革热病例4例 “翻盆倒罐”巧防控

21.05.2015  10:49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记者  张艳华)进入夏季,登革热成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据自治区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息,截至5月14日,2015年广西共报告输入登革热病例4例,无本地病例报告。专家提醒,在广西,登革热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今年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生长,专家呼吁,广大市民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翻盆倒罐”行动,消除蚊虫滋生地,预防登革热传播。

  2014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及我国一些省份登革热疫情高发,广西也出现了疫情。今年,针对登革热的疫情特点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疫情早发的现状,广西未雨绸缪,在年初的全区医改工作暨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3月份举办的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培训班上,全面部署了登革热的防控工作。5月中旬,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率督导组深入南宁市、梧州市、贺州市等重点地区开展督导调研活动。

  督导调研发现,三个市卫生计生部门积极部署开展了虫媒监测,加强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了环境整治与灭蚊防蚊行动。但仍有一些地方还存在薄弱环节,如部分花鸟市场蚊虫密度较高,存在区域暴发疫情的风险;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积水容器比较多,换水不够勤,容易滋生蚊虫;水培植物里没有放缓释杀幼剂,可见不少伊蚊幼蚊滋生的阳性积水容器和少量伊蚊成蚊等。部分居民生活小区,外环境看起来整治不错,但仍存在多处伊蚊滋生死角,蚊媒密度较高。

  督导组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防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疫情的监测,及时预警;要加强重点地区蚊虫密度的监测,指导各地开展灭蚊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提高登革热的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和报告登革热疫情,同时,做好病例的救治工作。

  截至5月14日,2015年广西共报告输入登革热病例4例,无本地病例报告。专家提醒,在广西,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人,吸血后,再叮咬其他人而传播。同时,蚊虫叮咬病人后,可带毒越冬。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今年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生长,而防蚊灭蚊是预防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

  专家介绍说,蚊虫都滋生于水中,蚊子的卵一般产在不流动的水里,花瓶、马桶、花盆、喝剩饮料的瓶子、屋顶的积水处等都可以产卵,治理或改造这些滋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专家呼吁,广大市民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翻盆倒罐”行动,消除蚊虫滋生地,预防登革热传播。

编辑:汤洁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