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环境状况统计监测报告

11.12.2014  17:11

2013年,广西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不断加大生态投资、强化节能减排,“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环境空气质量和主要河流水质保持良好,成功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生态优势。

一、全年环境状况主要特点

㈠自然资源总体保持稳定

1 、水资源总量略有减少 。由于地表水资源同比减少1.4%,广西水资源总量为2057.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0.1亿立方米。

2 、海洋资源开发加快 。海岸线长度、浅海面积及滩涂面积与上年相比保持不变。海洋渔业、海滨矿业和海洋盐业等海洋资源产业的产量增加,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275.0%、50.0%。

3 、森林碳汇进一步增强 。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林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20.0%,全年造林面积达14987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33510公顷。全区森林蓄积量6270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1.8%,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㈡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1 、污染防治投资大幅增加。 全年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同比增长43.9%,其中,占总投资36%的废水治理投资同比增38.4%,占60%的废气治理投资同比增74.7%。污染治理投资规模的加大,不仅显示了广西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所作出的努力,也为保护广西自然生态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2 、废水排放量显著减少 。全年用水总量308.2亿立方米,同比增1.7%,其中,占用水总量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用水同比增2.1%,是全区用水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工业废水排放同比大幅减少19.1%,使得全区废水排放总量同比减少8.3%。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继续推进,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同比分别减排2.7%和1.9%。

3 、大气污染物排放两降一升 。得益于近年对工业企业持续实施的脱硫脱硝减排政策,全年二氧化硫实现减排3.2万吨,排放量同比减少6.4%;工业、城镇生活、机动车烟(粉)尘排放量均实现小幅减少,使全区烟(粉)尘排放量同比减排3.4%。另外,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1.2%,其中,占比重较大的工业和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增1.0%和1.8%,加大了完成“十二五”削减目标的压力,该情况应引起警惕。

4 、固废处置和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675.6万吨,同比减少3.6%,综合利用量(含往年贮存量)5424.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66.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㈢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1 、水质监测毫不放松 。全年各项水质常规监测显示:全区各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年评价基本合格;主要河流水质评价中,劣IV类和V类河长均有所减少,但V类河长增加10公里;重点评价14个水库均为III类水质以上,但有1个水库总体水质由II类恶化为III类。

2 、海洋生态获良好维护 。监控区的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健康,山口、北仑河2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生态状况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但应注意近岸海域近年来首次监测出超四类海水。

3 、各市空气质量优良 。全区年平均气温21.1摄氏度,比上年升高0.5摄氏度;各市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80%以上,其中北海、防城港、玉林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363天,城市空气最优。

㈣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1 、城市生活设施使用率水平较高 。城市用水普及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燃气普及率均达90%以上,且比上年有所提高;另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平方米/人,公共交通车辆标准运营数比上年增长5.5%,说明城市绿化及交通便利性均在较好水平。

2 、农村基本生活设施水平稳步提高 。今年,广西继续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饮水净化”活动,全区饮水安全达标人口3600.8万人,其中本年新增368.5万人;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及卫生厕所普及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分别提高5.2、7.3、5.6个百分点。

二、当前应关注几个问题

㈠节水形势严峻 。按照国务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2015年广西用水总量须控制在304.0亿立方米以内。2013全区用水总量达308.2亿立方米,生产性用水266.8亿立方米,同比增4.0%,其中,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分别比上年增加4.4、6.0亿立方米,虽然生活用水节水5.2亿立方米,仍使得用水总量比上年增加5.1亿立方米。特别是占用水总量68%的农业用水与气候密切相关,如何在2015年达到用水总量控制目标须付出更多关注与努力。

㈡污染物减排主要依赖于工业 。从“十二五”前三年的情况来看,广西主要污染物减排主要依靠工业减排。2011-2013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分别减少15.3%、1.6%、2.7%,其中,工业废水COD排放同比分别减少58.4%、2.6%、12.1%,占总排放量40%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COD排放量同比分别增-18.6%、-0.2%、2.3%;同时,占废水氨氮总排放量60%左右的生活污水氨氮排放同比分别增长43.7%、-0.8%、1.0%,而比2010年减少50%的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仅占总量8.9%。可见,随着广西城镇化的推进,人口增长和水资源消耗增多的趋势愈加明显,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率、无害化处置处理率及脱氮除磷能力亟须提高。

另一方面,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递减,但生活排放显示出了不稳定的小幅上升趋势;氮氧化物减排形势严峻,占总排放量近70%的工业排放不降反升1.0%,而占总排放30%的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 “十二五”以来在逐年增长,说明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仍任重道远,在狠抓技改、严控工业排放的同时,应当重视挖掘生活污染物的减排潜力,从多方面达成减排目的。

㈢城乡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 。近年广西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较大力度且稳定增长,城乡环境基建指标也显示出较大提升,但与全国及西部省份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农村改水收益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25.2、10.5、8.1个百分点,也比西部的云南、贵州、重庆略低。

㈣局部空气质量恶化 。全年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全区14市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均在300天以上,桂林、北海、防城港、玉林4市该指标占全年比重更高达99.5%。但与上年相比,各市比重均有所降低,其中南宁、柳州表现最为明显,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分别减少46、34天,其余各市也有不同程度减少。

㈤农业环保发展缓慢 。全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1479.0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地膜使用量31987.0吨,增长5.6%。农村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分别增长2.7%和1.9%,农膜、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水体和土壤安全的危害不容忽视。此外,农作物秸秆焚烧和弃置、畜禽养殖废弃物也会给环境带来较大污染。

三、对策建议

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实现“富民强桂”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实现加强节能管理、强化环境保护的节能低碳发展也是当前广西面临的重要议题。

㈠从短期看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督促各市严格执行“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并抓好考核;二要按照广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及住建、环保等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督促相关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造纸火电等有关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设备加快上马并投运;三要按国家分解目标要求加快淘汰2005年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给广西的“十二五”各项刚性、约束性指标,要转变观念,抓住时机,将其作为推动广西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有力推手,而不是制约发展的框条规矩。

㈡从长期看 ,一是应树立“节水优先”意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产业,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改,全面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坚持“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研究生态补水实施措施,实现既要开源又要节流;二是做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建设,提高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三要加大污染治理投入特别是农业污染源治理的投入,加快研究制定淘汰老旧车辆补贴资金的配套政策;四要加强节能管理,继续推进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节能服务工程的实施,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㈢建立高效有序的监测体系 。一要加大投入进行基层能力建设,推进监测体系标准化,强化培训,提高基层业务能力和人员素质;二要提高监测时效性,多开展事前、事中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建立起与工作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监测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