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保持较快增长
2016年,钦州市建筑业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改善生产经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6.16亿元,同比增长29.79%。
一、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建筑业企业不断壮大。 近年来,钦州市建筑业生产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2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60家,劳务分包企业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6.16亿元,同比增长29.79%,增速与2015年相比回落3.71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18.67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与2015年相比回落3.3个百分点。
(二)省外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2016年,钦州市建筑业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增强,承揽工程施工已覆盖22个省份,完成产值128.99亿元,同比增长1.47倍,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20.3个百分点。按建筑业总产值分,完成最多省份依次是:在海南省完成28.84亿元、贵州省完成14.43亿元、安徽省完成11.23亿元,内蒙古省完成11.02亿元,四川省完成10.16亿元,五省完成产值占外省完成产值的比重为56.35%。
(三)签订合同额和新签合同额双增长。 2016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625.6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本年新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429.58亿元,同比增长13.7%。签订合同额的增加,对建筑业企业实际业务量有了大幅增加,为全市建筑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房屋建筑仍占主导地位。 全市建筑业企业62家,比去年多2家。从行业分布看,房屋建筑业企业49家,完成建筑产值462.59亿元,占全部建筑产值的97.15%;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8家,完成建筑产值10.95亿元,占全部建筑产值的2.3%;建筑安装业3家,完成产值2.19亿元;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2家,完成建筑产值0.43亿元。
(五)一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占比过半。 全市建筑业企业6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7.4亿元,占全部完成产值的比重为51.96%;二级资质企业1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0.85亿元,占全部完成产值的比重为21.18%;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4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7.91亿元,占全市完成产值的26.86%。这4家一级建筑业在钦州市建筑业行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左右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建筑业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总体资质等级偏低。 目前钦州市还没有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全市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仅4家,与全市现有的62家建筑业企业相比,占比不足一成,仅为6.5%,比例偏低严重。
(二)企业整体技术力量薄弱。 近年来外地建筑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本地建筑市场的竞争,凭借其较强的融资能力和技术、管理、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在钦州市建筑市场占领份额。而钦州市建筑企业由于受资质等级偏低影响,以及整体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在省内外大型工程招标竞争中达不到准入条件,缺乏应有竞争力,丧失了一些应有的发展机遇,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企业高级别技术人才紧缺。 2016年钦州市资质建筑业企业从业总人数为18436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793人,仅占12.36%,其中一级建造师1396人,仅占0.75%。内部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低,专业人才流入少,企业培养力度不够,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四)两县及钦州港区建筑产值占比较小
灵山县完成建筑产值20.1亿元,占全部产值的4.22%;浦北县完成建筑产值18.17亿元,占全部产值的3.82%。钦州港区仅有的2家建筑企业去年都已经退库。
从县区情况看,两县建筑产值较少,且资质较低。全市一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12家。但灵山县仅有2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浦北县仅有1家二级建筑企业,钦州港区建筑业不增反降。
三、建筑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策引导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支持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支持地方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多点多极发展格局;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业企业。支持建筑业企业发挥优势,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突出主业、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抓住创新驱动建筑业发展。 钦州市建筑企业需顺应科技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一是强化在建项目的技术攻关能力,提高和改进现有施工项目技术含量;二是对建筑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类技术创新,凡是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积极申请专利保护,不断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积累;三是对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技术项目依托大企业或科研院校进行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继续扩大科技投入,推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走科技强企之路。
(三)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企业软实力。 新常态下,由于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建筑企业要充分发挥人才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既要依靠使用现有人才队伍,重点培养工程技术型、经营管理型、项目经理型等骨干人才,实现企业向科技技术型转变;又要正视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针对现场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依托劳务分包公司做好建筑工人的上岗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加快培养和引进满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需要的人才,通过聘用及其他一些激励手段保证高端管理人才参与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人才战略体系。
(四)加强培育高资质的建筑企业力度。 建筑业总产值是支撑建筑业增加值的主要指标之一,两县及钦州港须不断挖掘新的建筑业企业,加大力度培育高资质建筑业,拉动建筑业总产值质的增长,以此实现增加值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