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黑户”43年终领身份证 曾为找自己奔波30年

04.02.2015  10:13

  村民“黑户”43年终领身份证

  户口或在1972年因工迁移时丢失曾为“找自己”奔波30年

  京华时报讯(记者王晟)今年62岁的武志成曾是北京装配公司的员工,然而自己的户口却在迁移过程中“不翼而飞”,这导致他43年没有身份证,看病、出门处处受阻。昨天下午,当了43年“黑户”的武志成在朝阳公安分局领取到一张临时居民身份证,这也是他62年人生中第一张自己的身份证件。

  据媒体公开报道,武志成今年62岁,通州区宋庄镇白庙村村民。43年前,武志成通过招工成为北京装配公司的员工,据其回忆,1972年他通过招工进入北京装配公司工作。20世纪70年代户口都是跟着人走,他进入到装配公司上班,户口也理应迁至单位的集体户口。

  “我根本没想到我的户口没了。”武志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户口本都是在个人手里掌管,但当年的户口管理非常严格,家庭内每个人的户口都在一张户口卡内,并且由派出所保管。迁移户口也是公对公,由单位保卫科与派出所联系,个人根本无法经手。一直到80年代,武志成通过工作挣来的工资、布票、粮票等都照发不误,他的生活与户口没有任何交集。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第一代身份证,单位其他人的身份证都顺利办理,唯独武志成“卡了壳”,他这才通过单位了解到,由于自己的户口不在单位,因此没办法办理身份证。他又回家查询,发现自己的户口也不在白庙村。

  为了找到自己的户口,武志成先后找过宋庄派出所、团结湖派出所等机关,前后往返奔波整整30年,但始终无果。这导致他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其看病就医、出门探亲等都处处受限。

  宋庄派出所表示,经查询,武志成的户口已经于1972年迁出白庙村。根据武志成的情况,他的户口档案很可能在迁往单位的过程中丢失了。70年代当时的户口迁移程序与现在并不一样,管理户口全靠手工,并没有电脑录入,武志成也过了43年没有户口和身份证明的日子。

  昨天下午2点半,武志成来到朝阳公安分局办证大厅,领取了一张临时身份证。办证民警告知,再等待10个工作日后,武志成可换领正式身份证。此外,警方已为其更正了户籍系统中的错误信息。

  武志成称,此前民警所称寻找8个月未果的工作档案,他们已于近日在位于北京市人才大厦的北京职介内找到,“接着还要办理医保、社保,但因此前‘黑户’和断档等原因,想办理这些还有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