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幸福家园 探秘“中国长寿之乡”马山县
民俗表演马山会鼓。记者潘浩 摄
兰玉英, 女,壮族,1901年11月6日生, 马山县周鹿镇马周村六周屯人。
旖旎田园风光。赵志岸 摄
马山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授牌仪式现场。 记者周旋 摄
梦幻家园。 韦耿龙 摄
12月4日,马山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和老年医学学会正式授予 “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是马山县继荣获“中国黑山羊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后,获得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马山县,壮族骆越文化的发祥地,寿星云集的家园。
巍巍大明山,构筑了她的脊梁;滔滔红水河,灌通了她的血脉。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马山儿女,在这里沐浴着大山的阳光,吮吸着“母亲河”的甘甜,创造着绚丽多姿的长寿文化和闻名全国的长寿奇迹。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寿星众多是这方灵秀山水孕育出的一道独特景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全县80岁及以上寿星12881人,占60岁及以上寿星75795人的17.01%;马山县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71人,占人口总数12.7/10万,高出认证标准2.7个百分点,长寿比例高出认证标准2.9个百分点。12项参考指标有9项达标,超过需8项达标的规定。这些长寿老人仿若璀璨星辰,闪耀在马山大地。
山清水秀、社会和谐、物产富饶,养育出长寿之乡。12月4日,记者走进“中国长寿之乡”马山县,领略百岁老人风采,一探长寿秘诀。
1
生态福地宜居
站在马山“母亲河”红水河河畔,只见河水清澈,河中鱼儿成群,两岸杨柳依依、竹木成荫。太阳初升时,白雾似一条长长的白纱漂浮在河面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201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62.95%。境内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上,森林覆盖率达98.8%,是全国20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山上空气负氧离子平均含量高达7万个每立方厘米,最高可达9万个每立方厘米,远远高于“清新空气”的标准,许多区域的负氧离子达到3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是我国南方避暑胜地;弄拉是国家级药用植物自然保护区,素有“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之美誉,一年四季都呈现“万座青山是乐园,无边绿海为怀抱”的美丽画卷。
马山县优质的水资源是一个天然的“净化池”,红水河流经县城80公里,享有“水电资源富矿”盛誉,国家重点开发红水河10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中的百龙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乐滩水电站距县城不足30公里。除红水河外,还有地表河11条、地下河11条、地下水203处、蓄水工程(水库、山塘)606处、山泉无数。水、土壤中富含硒、钙、磷、镁、铁、锌等多种有助于健康长寿的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活跃人体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好山好水好养人”。在百岁老人、长寿老人密集的村落,记者了解到,当地的人们长期饮用的是从村头直接提取的山泉水,这些汩汩流淌的泉水,哺育着马山的黎民百姓。
“长寿之乡”马山不仅有着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还有山里纯天然的食物。马山的主要土特产有黑山羊、金银花、旱藕粉、黄豆等 ,马山的饮食文化独特,最出名的是享誉区内外的马山黑山羊菜系,还有旱藕粉、里当土鸡、周鹿香牛、永州豆腐、黑豆等。特别是“马山三道饮”(喝一杯美容百香果汁、饮一碗养生黑山羊神酒、品一盏保健金银花茶),健康养生,深受游客喜爱。
2
民俗文化绚丽
2004年,在马山县金钗镇发现的从新石器晚期到明清5个时期的大量石器、铜器、玉器等遗迹和遗物,证明马山曾是骆越先民的重要交通要道,这里有自明代以来数百年的土司制度,始建于宋代、至今已近1000年的广西最大的岩洞寺庙灵阳寺,有五梗鎰山崖上的明代石刻,清代白山土司的栖真洞碑刻,以及永州镇的古城、古道、古庙,这些都见证着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文明。
马山作为县级建制虽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这里作为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最著名的是“马山三宝”,即壮族三声部民歌、扁担舞、壮族会鼓,其中会鼓有千余年历史,鼓声激越,气势磅礴;这里节庆众多,几乎每月都有,民间习俗文化十分丰富。2008年、2011年、2014年马山县连续三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是南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马山县为“中国会鼓之乡”。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民族民俗文化是马山最宝贵的财富,是马山人口长寿的重要支撑,也是后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自2007年以来,马山县连续举办了8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吸引国内外游客到马山旅游观光累计超千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每年以逾10%的速度递增。如今,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已成为南宁乃至广西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的经典品牌。目前,马山正以壮族千人打扁担和会鼓等为原型和核心元素,着力打造“东方踢踏舞”式的“中国农耕大舞”和大型旅游商演节目《鼓会天下》,将打造成为马山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品牌之一。
3
保障体系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健康长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为马山人健康长寿提供社会保障。
据统计,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总收入19.8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61亿元,其中民生方面支出15.7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4.6%。全县贫困老年人有48620人次全部纳入城乡低保,贫困老人得到社会救助比例达100%。对户籍在马山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养老补贴80元;2014年起对年龄在80岁至89岁之间老人,政府每人每月发放50元的生活补贴;对90岁至99岁之间的长寿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 元的生活补贴,对年满100岁及以上长寿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元,2014年共发放453.86万元。
多年来,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全县共救助 29.33万人次,金额3080万元,其中救助60岁以上老年人 4.86万人次,金额339.7万元,占救助总金额的11.02%,社会救助得到强力保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马山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老年团体的建立和发展,先后成立了老年人书画协会、武术协会、文艺队等多个老年组织,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老年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参加庆祝活动,并开展棋牌、气排球、门球、太极等系列体育活动,让老年人在快乐中生活。
县委组织开展的“先锋连万家,三情(情系外出务工人员、情注留守儿童、情暖空巢老人)促和谐”已经深入人心,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农家看望和慰问老人,机关单位、社会团体、普通党员、群众平时都自发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并结成对子,定时定点看望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给老人带去了经济支持和精神安慰。此外,全县中小学通过授课、组织看望老人等多种形式,在广大青少年之中播种传承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
“和谐社会铺就幸福之路,繁华盛世展现长寿奇观。”采访中,县委书记唐咸兴告诉记者,多年来,马山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长寿作为一个品牌和事业来经营,县里成立了长寿办,不定期举办福寿文化节,传承和弘扬长寿文化。
4
知足常乐延年
马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孕育了马山人热爱自然、善待山水、喜唱山歌、饮食绿色的生活习惯,孕育了善良淳朴、宽厚包容、孝亲敬老的优秀品质,孕育了吃苦耐劳、贫困与抗争、争取幸福的创业精神,也孕育了心态平和、乐观开朗、知足常乐的生活心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长寿老人都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一家四代或五代同堂,尊老爱老,其乐融融。可以说,马山几乎所有的百岁老人都生儿育女,一生不停地劳作,生活简单,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心平气和,知足常乐,这样幸福指数高的生活蕴含着长寿的重要基因。
据了解,2012年,全县存活实足百岁寿星72人,占总人口55.25万人的13.03/10万;2013年,全县存活实足百岁寿星67人,占总人口55.91万人的11.98/10万;2014年,全县存活实足百岁寿星71人,占总人口55.59万人的12.77/10万。连续三年超过10/10万的认证标准。根据马山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10年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6.89岁,比认证标准76.8岁高出0.09岁。
赵宝华告诉记者,马山人民过着顺其自然、休闲安适的慢生活,是一种“热爱生活,创造快乐”的生活方式,幸福指数比较高,这里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社会安定,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好关系。这是马山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
马山人生活节奏缓慢而有序,日子平淡而有滋味,素茶淡饭生活简单。马山代表着一种远离都市的悠闲、自信、从容的生活方式,广西长寿养生协会会长罗世敏总结说,马山人有八大快乐,快乐的生活方式是个人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
5
长寿之乡蓝图
马山县县长张自英在采访中表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是一张含金量较高的社会名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提升马山县自身价值,增强马山县百姓的幸福指数,增强马山县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旅游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马山县委、县政府把建设“两基两城一中心”(南宁市新兴工业基地、广西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广西文化旅游美食城、广西特色宜居山城和区域物流中心)确定为战略目标。一直以来,马山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区市老年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发扬“奋进似马、坚韧如山,自强似鼓、和谐如歌”的马山精神,全力打造品牌马山,先后成功打造“中国黑山羊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以打造品牌为契机,全面推动马山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长寿之乡”这块沉甸甸的品牌,将极力推动以下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特色文化旅游全面发展。马山依托内涵丰富的长寿文化,着力发展长寿养生、休闲旅游、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带动性强的长寿养生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根据自治区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工作相关规定,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和区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2015年2月8日马山县从22个县市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成功入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长寿文化丰富了特色旅游多样化,将长寿文化与马山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结合起来,实施以“文化为灵魂、生态为特色、长寿为品牌”的旅游产业发展,注重旅游开发通俗化、生活化、人性化,把“虚”的文化变成“实”的商品,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加快马山脱贫致富的步伐,做大做亮旅游和养老健康品牌。二是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马山县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有着厚实的特色种养基础,科学地把特色种养产品与长寿文化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将有力促进全县甘蔗、金银花、旱藕、百香果、桑蚕、黑山羊、肉鸡等特色种养业发展;推动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特色宜居山城加快推进。结合“长寿文化”“美丽马山”“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创建要求,加快基础设施、示范区及美化绿化建设,推动宜居山城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马山,让马山长期与外界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全面推动马山经济社会发展。
走进马山,犹如走进一座长寿殿堂。在追求生命质量的今天,“中国长寿之乡”马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广西大地,令人惊叹,引人遐思……
如何巩固和发展长寿成果,马山已经有了新的蓝图。未来,马山将借助新名片,重点发展食品、旅游、养老、房地产、休闲文化和健康六大产业。
可以预见,未来的马山将是一个生态之地、宜居之地和幸福之地。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