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企业:对外投资挑战多机遇多

12.02.2015  13:49
2014年广西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可圈可点。全区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9%;实际投资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3%,对外投资实现“两个翻番”。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企业抱团“走出去”的优质平台。广西企业“走出去”从自发、随机、盲目逐步向自觉、主动、战略指引转变,农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成为桂企“走出去”的主力军团。

   1

  对外投资实现“两个翻番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对外承包工程起家的广西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海外闯荡,如今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已享有盛誉。2014年,对广西海外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年新签国外合同额1.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

  “近年来我们的海外业务不断拓展,领域已涉及地产开发、酒店投资、农业开发等;在安哥拉的属地化经营也逐渐成熟,种果养鸡、百货超市、酒店经营,以及市政工程建设等,实现多点开花,每年的投资金额有1亿美元左右。”广西海外集团董事长李福全说,在巩固发展安哥拉、纳米比亚、冈比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公司近年来又将触角伸向缅甸、柬埔寨、东帝汶等新兴市场,“走出去”的步伐将迈得更大。

  和广西海外集团一样,越来越多的广西企业“出海”挖掘商机。据统计,2014年,我区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9%;实际投资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3%,对外投资实现“两个翻番”。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77亿美元,同比增长5.7%。投资目的地主要涉及中国香港、越南、泰国、柬埔寨、文莱等国家和地区,行业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农产品种植与加工、日用品生产、运输和机械制造等。

  “近年来,广西‘走出去’从自发、随机、盲目逐步向自觉、主动、战略指引转变,农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五位一体’走出去的格局初步显现。”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黄焕升表示。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是广西农垦“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广西设在境外的首个对外经济贸易合作窗口园区。截至2014年底,合作区一期建成运营,吸引了包括中国西电集团、世界500强法国斯伦贝谢公司等29家中外企业投资建厂,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开发收益860万美元。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加快建设,将为广西企业打开东南亚市场提供跳板和平台。

  作为我区对外投资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平台——马中关丹产业园区2014年的建设也快马加鞭。目前,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合资公司已正式成立并运营,园区配套项目关丹港股权收购工作已经完成,园区首个投资14亿美元的现代综合钢铁厂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批准。

  “我们鼓励支持更多广西企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富余企业,借助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优质平台大胆‘走出去’投资,减少海外投资风险。”黄焕升说。

   2

  海外市场实现多点突破

  在异国他乡投资创业,很多时候在政策上形势上难免“受制于人”。李福全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在非洲市场就受到多方面夹击。如纳米比亚就明确规定,外国公司在当地承接项目必须与当地公司合作。一方面当地市场希望以中国的低价获取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质量,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跳跃式增长,导致在外做项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面对新形势,广西海外集团适当调整了经营方向,一是在开展工程承包的同时尝试介入当地的地产开发,与当地有实力企业合作;二是以现有的重点驻外公司为核心,向周边国家拓展。2014年,该公司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成功开拓东南亚市场。其中,在泰国新接的任务近4000万美元,缅甸签订合同额接近8000万美元。

  除了传统的建筑业、制造业,一些广西企业开始将眼光投向海外新兴服务业。“现在我国‘走出去’企业越来越多,但为他们提供本土安保服务的公司很少,我们瞄准这一商机,从去年开始陆续在东盟国家投资注册公司,专门为当地的中国企业提供安保服务,包括私人保镖、安全技防等。”广西国盾保安服务公司法律咨询顾问谢晓说。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大气候”影响,广西与全国市场一样,去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外投资额较大的包括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共投资1.03亿美元,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联合投资2389万美元,柳工机械股份公司各海外子公司投资2619.5万美元,广西有色集团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桂林国际电线电缆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投资720.9万美元等。

  有关专家指出,广西企业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表明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升,但更主要的是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强劲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以及一些行业产能富余情况出现,企业“走出去”投资的动力将更加强烈。

  2014年,我区在文莱市场投资也获得新突破。广西鸣铭农业有限公司、钦州市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在文莱设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和渔业开发公司,广西的农业技术和渔业养殖技术在文莱受到热烈欢迎。

  与此同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开拓菲律宾市场取得零突破。2014年我区企业在菲律宾中标两个水电站项目,合同总额1.6亿美元。至此,我区对外投资已覆盖东盟全部10个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已覆盖除文莱和新加坡以外的8个东盟国家。

   3

  新常态下挑战多机遇多

  近年来广西企业“走出去”虽有斩获,但底子薄、基础差、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走出去’主体能力不强;二是对外投资合作还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规模市场,主要在东盟和非洲个别国家;三是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企业‘走出去’缺乏后劲。”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总体上看,广西外经企业资本实力不强,投资能力不足,投资规模偏小。去年对外投资项目数量虽明显增多,但每个项目协议投资额不大,平均中方协议投资额只有766万美元,大的投资项目较少。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机遇,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为企业开展矿产资源对外投资、并购提供了良机;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势未变,为企业加快开拓境外工程承包市场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东盟共同体将于2015年建成,为我区对东盟的投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自治区商务厅上述负责人分析,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全国将进入对外投资的稳定增长期,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创造外部需求和市场容量将成为外贸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新的开放布局,广西企业也有望从中分享政策红利。

  为鼓励企业“走出去”,今年自治区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缩短办证时间;对外投资管理积极落实以“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体制,并将对外劳务核准权限下放到各地市商务主管部门,充分激发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活力。

  据悉,为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融资难问题,今年自治区政府加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重点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保险机构的联系,畅通银企合作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我区将加大力度推动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柬农业促进中心等一批项目取得新进展,促进有关配套项目尽快落地,带动我区相关产业企业赴有关国家开展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