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企业立足东盟 借“经济护照”闯“丝路”

20.01.2016  12:02
      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 (杨 陈 包拥军)“2015年,广西检验检疫部门为我们公司签发了324份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达1.77亿美元。这不仅为公司减免了887万美元的关 税,还使我们在越南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9%上升到16%,增速在中国出口越南的卡车市场中名列前茅”。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19日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表示。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报,2015年,广西对东盟、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 4.7万份,签证金额14亿美元,帮助企业享受沿线国家关税优惠7014万美元,以上三项数据同比分别增长14.80%、35.25%、35.25%。有 效地促进了广西外经贸健康发展。

  原产地证书是证明商品原产地的一种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也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经济护照”。目前,中国已经和东盟、巴基斯坦、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原产地签证是关税减让的主要实施手段。

  广西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南宁海关副关长王雅冬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西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含边民互市贸易)达3190.3亿元人民币,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达1803亿元人民币,东盟连续15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

  随着申领手续的日趋便利化,已有越来越多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一样的广西企业,在立足东盟的同时,借助着一张张“经济护照”闯荡世界市场。

  杜冰是广西埃赫曼康密劳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副经理。该公司生产的电解二氧化锰常年出口至韩国市场。自2015年12月20日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以来,杜冰的公司已经享受到了“经济护照”释放的红利。

  “虽然我们公司出口到韩国市场的电解二氧化锰量不算很大,但之前5%的关税对于公司来说,还是一笔不小开支。凭借这张原产地证书,关税由5%降 为零,这对客户来说就是纯利润。”杜冰说,仅此一项该公司全年就可减免关税33万美元,“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的积极性。”

  2015年,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在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的帮扶下,领取了318份出口电解金属锰、硫酸锰等产品的原产地证书,享受到“一带 一路”10多个沿线国家关税减免282万美元,有效提升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硫酸锰供应商、中国最主要的放电锰粉供 应商。

  此外,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柳州钢铁有限公司等产能过剩企业,也在“经济护照”的帮助下享受到了进口国关税减让优惠,有效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使国内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

  据悉,为促进原产地签证便利化,当前,广西检验检疫部门正在放宽资质管理,扩大申请范围;对国外原产地退证查询函件实现电子化流转;将自贸协定规定的90天的答复期限缩短到30天以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关处处长陈爱荣表示,随着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自贸区优惠关税政策在促进出口、保护中国经济利益等方面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