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内通关一体化 边民互市申报无纸化

02.07.2015  03:44

      广西区内通关一体化  边民互市申报无纸化

      ——南宁海关两项通关便利化改革7月1日起实施

广西新闻网 南宁7月1日讯(记者宋瑶 通讯员闭清源 邓理明)7月1日,南宁海关全面启动关区通关一体化、边民互市贸易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优化监管服务,提高通关和边民互市贸易便利化水平。

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行政区域藩篱,促进北部湾一体化

7月1日,南宁海关启动“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广西企业可以选择在广西区内任一海关办理报关单位海关注册登记手续,在办理货物进出口时可自主选择企业所在地或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形成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过去,广西区内企业异地进出口货物,一般资信企业多采用转关模式办理通关手续,企业往返所在地和口岸两个海关之间办理手续,手续相对繁琐,报关和运输成本偏高。 实行“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了隶属关区间的篱笆,相当于将口岸延伸至了企业门口,企业再也不用两处跑了,广西企业即可“足不出户”,通过电子申报即可向所在地海关办理申报、纳税、放行手续,实现“同城”作业效果,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免除了转关运输繁琐的监管手续和使用转关车辆的费用,可大幅降低企业办理跨地区货物通关的成本。据预测,改革项目推行后企业用于场站、运输等方面的费用可较以往降低约20%以上,可谓省时又省钱。

“关区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行后,与南宁海关已经推行的物流监管制度改革、“提前申报,货到验放”等改革项目叠加使用,实现本关区口岸之间、口岸与特殊监管区之间、口岸与内陆无水港之间,以及所有海关监管场所之间物流“一卡通行”的自由流动,代理报关企业也可以“一地注册、多地报关”一改以往需要在其他海关办理备案手续的多地备案奔波之苦,既有利于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又有利于促进广西区内企业生产要素的跨区自由流动,共促广西外贸型经济持续性发展。

边民互市贸易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申报方式多样简单,通关时间更短,贸易成本更低

7月1日,南宁海关全面启动“边民互市贸易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参与边民互设贸易的边民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即可开展海关电子化申报,无需填写打印任何纸质单证,仅通过读取指纹、刷卡即可实现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的自主申报、自动核放,边民互市贸易人员、货物通关效率将大幅度提高。本次改革是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里火边民互市点实施试点1个月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的,将分批逐步推广至广西具备条件的边民互市贸易点(区)。

当天,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海关申报大厅,东兴市边民杨桂华正在通过触摸屏办理海关申报手续,进入互市申报界面,选定成交商品等几个项目后提交申报单,随着“滴”的一声,审核通过。整个申报过程不到1分钟,改革前在太阳底下忍受高温排队等待申报的情况不复存在。同时,为便于文化水平不高的边民申报,海关还在现场设置了多个人工申报窗口,免费为边民服务;在互市区内各商铺统一配备了指纹识别仪、申报录入电脑等,边民一边选购商品、一边即可在商铺完成海关申报业务,省时高效。

近年来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呈现爆炸式增长,近三年贸易额年平均增长60%以上,2014年达328万吨、286.1亿元人民币,参与互市边民390.1万人次,今年1至5月互市贸易205万吨、163亿元,同比增长86%、85%。边民互市贸易的蓬勃发展,监管业务量繁重,对海关管理手段、作业方式、通关效率等提出更高要求。多年来,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均采取纸本作业、人工审核、手工操作的方式,边民通关申报要提供身份证、互市证及申报单等多种材料,关员要逐票审核各类资料、加盖印章等,边民离开互市点(区)时还需递交纸本单证、验核货物,期间易造成证件丢失、资料缺损或者排长队等待通关、货物阻滞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南宁海关勇于创新、积极推进改革,于今年5月完成了“南宁海关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并以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依托,以全程电子化作业为核心,改造监管场所、调整作业流程、修改制度规范等,形成互市作业无纸化改革工作方案,实现流程简化、便利边民、管理高效、多方“共赢”。

据了解,今年5月下旬,南宁海关顺利完成了对东兴边民互市贸易贸易区、里火互市点参与互市贸易的5500余名边民信息、载1900多辆/艘车辆、船舶的信息采集备案工作,同步完成了监管场所整改建设。6月1日、15日边民互市贸易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分别在东兴互市区、里火边民互市点试点启动,截至6月30日,共接受边民无纸化申报55894万份,顺利完成9.4万吨、价值 4.4亿元的互市贸易货物的监管核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