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矿“走出去”工作纪实走出国门迎来“绣球”
又到岁末年初,广西地矿局“走出去”喜报频传:近5年来,该局有12个单位组织实施了“走出去”工作,勘查项目24个,到东盟、非洲、大洋洲14个国家共33个矿区(点)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推介项目18个、签约项目10个,合作勘查项目26个。
或许数字是枯燥的,但正是这一组组闪亮的数字,为广西地矿人的风采提供了注脚!
缘起
广西“走出去”理性抉择
2000年,基于全球矿业的总体背景判断,我国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
广西地矿“走出去”,与国外开展地勘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天时,近年全球矿业活动持续低迷,申请登记境外探矿权、融资并购矿业权、与大型矿业企业合作,对合作双方均有利。
地利,广西是我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桥头堡”,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与东盟开展矿业经济合作区位优势凸显。
人和,广西成功举办了多届中国-东盟矿业论坛,加强矿业技术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识。此前,广西地矿已有几支队伍在东盟“小试牛刀”,积累了人脉。
加之,广西地矿局技术雄厚,拥有1.8万人的地矿大军、近40个地质勘查单位,“走出去”既能锻炼队伍,也与国外合作方形成优势互补。
时不我待,机遇难得。2011年,广西地矿“走出去”顶层设计蓝图绘就:按照“政府引导、地质先行、企业跟进、市场运作”的经营思想,依照法律规定、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授权制度、切实加强监督,科学合理地“走出去”。
广西“走出去”目标明确——立足东盟国家,着眼非洲、澳洲、美洲。
突破
广西“走出去”旗开得胜
“走出去”集结号吹响,广西地矿局各地勘单位厉兵秣马,各显神通。
成立机构,遴选人员,收集信息,业务培训,聘请翻译,寻找矿业合作企业,进行境外项目考察。
广西地质调查院敲定印度尼西亚、加蓬、苏里南、老挝、越南、缅甸等6国矿区矿点。
广西第六地质队走进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20多个矿区。
广西第四地质队开赴印度尼西亚、老挝、刚果(布)等国家和地区7个矿区矿点。
广西第三地质队南下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北上朝鲜,还漂洋过海到喀麦隆、马达加斯加等国。
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开进柬埔寨、老挝、越南、尼日利亚、阿联酋等国。
广西三〇七核地质大队则选中印度尼西亚矿区。
各地勘单位足迹遍及东盟、非洲、大洋洲14个国家共33个矿区、矿点,优选项目,为合作勘查奠定基础。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各地勘单位各展所长,为矿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累计完成21个项目勘查,可谓开局突破,旗开得胜。
2015年9月,广西地矿局与柬埔寨矿产能源部达成援建柬埔寨地质实验室初步意向。广西地矿局负责实验室设计、建设及筹资,建成后交由柬方运营管理,并负责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
矿产勘查技术服务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服务印度尼西亚4个矿点、柬埔寨1个矿点、加蓬1个矿点;广西三一〇核地质大队服务澳大利亚1个矿点、印度尼西亚6个矿点、越南1个矿点;广西二七四地质队服务老挝1个矿点。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服务方面,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完成了6个矿区高精度磁测、激电剖面测量。
遥感地质技术服务方面,遥感中心为缅甸曼德勒地区铅锌矿开展了遥感地质综合调查。
2012-2014年,广西地勘单位完成了老挝1∶20万沙耶武里幅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提供各类样品1150件,基本查明测区地层,发现金、铜及锑等矿(化)点;完成了柬埔寨奔色玛及根则列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663平方公里,编制了40种元素单元素地球化学图,申请设立1处探矿权。预期提交铝土矿、金矿普查基地2-3处。
喝彩
广西“走出去”赢得赞誉
在“走出去”的路上,天气热、路难行、饭难吃、环境恶、住宿差,是广西地矿人真实的生活写照。谈起异国他乡的找矿生活,队员们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由于矿区、矿点所在国大都处于热带地区,太阳毒辣,酷热难耐。有的队员刚进场的第二天,手臂上就起了大泡。
在老挝,连豆角等蔬菜都是生吃,队员们入乡随俗,生活不适,肚子痛、拉稀是常有的事。广西壮族自治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的黄启明一连几天拉得眼睛都凹下去了。
广西第六地质队的队员住在附近老百姓家,没有床和蚊帐,只有地铺。他们3人一房,自带海绵垫,住在帐篷里。
热带雨林,道路泥泞,草深林密,很多地方的“路”是请当地人用刀劈出来的。
在印度尼西亚,因矿点远离交通线,队员们早上6时出发,带上用草纸包着的面条、萝卜、咸菜权当午餐,晚上8时多才能踏上归途。
广西第六地质队队长李忠阳说:“头上要防蜂、脚下要防蛇,浑身上下要防蚊虫和蚂蟥。牙签大的蚂蟥吸饱了血,涨得像筷子粗。”
广西地球物理勘察院柬埔寨项目组的工作队员,为了赶进度提效率,购置了7辆摩托车,组建了“铁骑车队”,以便到达越野车无法到达的地区。一次,他们要跨过一条河流,到河对面开展扫面工作。刚下过小雨,河水淹没过膝。河床凹凸不平,砾石尖棱,极易扎脚、扎坏轮胎。队员王福平、黎文、韦仁源等几个年轻人,脱鞋卷裤,激流勇进,硬是将所有的摩托车安全渡河。尽管全身湿透,但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伴随着摩托车队“嘟嘟”声响,柬埔寨奔色玛工作区野外化探扫面工作全面告捷。
正是靠着发扬“三光荣”精神,广西“走出去”的队伍经受住了种种复杂环境和艰苦条件的考验。他们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以过硬技术和优良作风,使所有提交的地质资料合格率达到l00%。
一位印度尼西亚合作人对六队队员说:“你们别走了,留下来吧,如果你们在国内年薪7万元,我愿意出15万元。”
随着广西地矿“走出去”的声名鹊起,开拓东盟国家勘查领域的国内企业纷纷前来洽谈“联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缅甸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外矿业公司,也向广西地矿局抛来了“绣球”,希望能开展合作。
广西地矿局副局长战明国坦言,尽管广西“走出去”面临资金困难、风险较多、人才缺乏、经验不足等困难,但有信心完善机制,积极争取政府和政策支持,增强与矿业企业合作,跟踪落实已签约项目,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化推进“走出去”工作,努力使“走出去”走得实、走得准、走得稳。(记者 唐广生)
[责任编辑: 向丁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