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15年度绩效考评公众评议整改落实情况
在2015年度绩效考评中,社会公众对自治区文化厅2015年度绩效管理工作的提出了54条宝贵意见和建议,主要涉及调查研究、指导服务基层、项目(资金)安排、效率提升、强化监管、培训提升、强化宣传、程序简化等8个方面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党组高度重视,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把公众评议整改落实工作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梳理归纳,深刻剖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项逐条进行认真整改,强化跟踪问效,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自治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度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行政机构社会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桂绩办发〔2016〕39号)要求,现将整改落实的措施和成效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一、调查研究方面
(一)研究编制“十三五”广西文化发展规划。经过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广泛征求群众和有关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专家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协调,9月底,文化厅编制完成《广西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并与自治区发改委联合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二)配合完成地方文化立法研究工作。根据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修订转为重新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决定,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7月下旬文化厅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并提交给自治区人大教科文卫委。
(三)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我厅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改进调查研究方法,各处室年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少于3次。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群众关注度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政策措施。文化厅报送的“精准扶贫战略下的文化扶贫形式研究”“地方戏曲剧种发展专题调研”“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对策研究”“文化市场诚信建设黑名单制度试点工作调研”等6个选题入选《全国文化系统2016年度课题研究与调研要点》,其中“精准扶贫战略下的文化扶贫形式研究”列为重点选题。文化厅配合人大教科文卫委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起草上报工作。其余5项调研课题正结合业务工作扎实开展。
二、服务基层(群众)方面
(一)着力抓好为民办实事工程。
1.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2016年继续建设12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9月-11月,文化厅由各厅领导带队,组成8个督查检查组赴全区14个市开展自治区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督查工作。10月,自治区文化厅牵头财政厅、发改委、卫计委、住建厅、国土厅、科技厅、体育局等自治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8个督查组,对全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中期督查。截止10月31日,全区12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额14014万元。综合楼开工数为985个,占82.1%,完工146个,完工率12.2%;篮球场在建651个,完工335个。戏台在建569个,完工250个。组建文艺队705支,完成率58.8%;组建篮球队682支,完成率56.8%。预计通过督查,能按期完成开工、竣工任务。目前,广西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3亿元,建成707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底将增加到8279个,覆盖全区58%的行政村。
2.深入实施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区有112个公共图书馆、3个美术馆、123个文化馆、112家博物馆、纪念馆、11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0个社区文化中心全部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2016年,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2241万册,读者人数达655万人次,图书借阅量693万册,读者活动2022场。全区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举办群众文艺培训活动2580次,培训人数13.5万人。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了文献借阅、讲座展览、信息查询等常态服务,在元旦春节、“三月三”等节假日期间举行的阅读推广活动,为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气氛。自治区图书馆3部名籍入选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文化系统所属的自治区级博物馆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了《水墨艺心·苏蔚红、刘丹、程东富、王锐中国画作品展》多个等临时展览,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展示中心陈列”(即崇左市壮族博物馆“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陈列)参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获全国优胜奖。
(二)积极打造桂风壮韵舞台艺术精品。
1.进一步加强艺术生产创作。文化厅正式印发了《广西舞台艺术三年创作规划》,确定了2016年至2018年全区舞台艺术创作的导向和重点。在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中,广西共有45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较2015年增长42%,在全国排名第5位。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花山》、壮剧《冯子材》代表广西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亮相全国艺术舞台,赢得了首都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花山》最终获得了本届会演银奖,《冯子材》获得最佳音乐创作奖。壮剧《冯子材》还入选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初评剧目,并参加了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演出。选送桂剧《校长爸爸》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壮剧《第一书记》、3D舞蹈诗《侗》、杂技剧《百鸟衣》、儿童剧《魔豆》等剧目在区内外多个城市进行巡演,广西的舞台艺术作品备受市场欢迎。
2.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和《红色征程》广西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举办第三届广西杂技魔术展演、第三届广西青年舞蹈演员比赛和广西戏曲青年演员比赛、第四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戏曲演唱会等全区性艺术赛事和文艺活动,推出了一批时代感强、艺术品质高、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三)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1.广泛开展惠民演出。2016年,区直文艺院团以“唱响八桂中国梦 艺术精品到基层”为主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军营开展惠民演出,截止至2016年10月,共演出400场,服务观众约30万人次。文化厅评选和公布了广西演艺集团的“南国之声”周末音乐会、南国炫技快乐星期六、梦想乐园周周演,广西戏剧院的“民族戏苑”周末剧场,南宁市的邕州神韵周周演,柳州市的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水上大舞台天天演,桂林市的欢乐艺苑周周演,梧州市的鸳江欢歌周周演,金秀县的瑶都神韵周周演共十大优秀驻场公益演出项目,支持14个市培育和打造驻场演出品牌。截止2016年10月,区直院团共开展驻场演出310场,服务观众约16万人次。
2.积极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2016年的“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全区各地共组织各类文化活动300多场,比去年同期增长50%,覆盖了全区14个市81县,覆盖率达75%,参加活动的单位、企业超过500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5%。组织优秀节目参评全国第十七届群星奖,组织优秀队伍参加中国老年合唱节、少儿合唱节、西部民歌歌会等。承办文化部、中央文明办2016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组织江西、青海、山东的文艺工作者走进北部湾,开展系列文化志愿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举办2016“春雨工程”广西文化志愿服务青海、新疆行文化交流活动。
(四)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文化厅多次主动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南宁市政府等部门进行对接,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广西艺术学校民族文化艺术教学综合大楼已顺利封顶,区直文化系统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将于12月完成主体基础结构,广西群众艺术馆改扩建项目预计今年动工,广西民族剧院、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得到自治区发改委同意立项,区直文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文化厅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还积极指导全区各市不断加大对地市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剧场以及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2016年全区共有11个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项目在建。这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全区各级文化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项目(资金)安排方面。
(一)争取自治区财政落实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经费3亿元。3月底,自治区专项经费补助3亿元已经下达到市、县(市、区)。4月,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文发〔2016〕13号),明确提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和要求,同时下达2016年各市的建设名单及资金分配,要求项目7个月内开工,12个月内完工。截止10月31日,累计项目建设到位资金为44650万元,其中自治区财政专项建设经费为30000万元,各市、县(市、区)已完成配套资金11205万元,及其它来源资金为3446万元。
(二)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落实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免费开放经费补助16336万元。各市、县(市、区)按4%配套经费也按时间节点要求划拨到位,为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免费开放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出台《广西自治区文化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补助经费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完善专项经费使用制度。
(三)争取落实2016年全区抢救性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1035万元。3月,财政厅印发《关于下达2016年全区抢救性重点文物保护等专项经费的通知》,明确支持45个市县文物保护维修项目。经过积极努力,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7月15日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广西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实现两个“零”的突破。
(四)争取文化部、财政部下达“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经费1527万元。于6月召开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专项工作座谈会,明确了2016年各地市、各单位“三区”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和要求;并于8月印发了《自治区文化厅关于下达2016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
(五)扶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继续加大力度扶持文化产业项目。评选公布了8家文化企业为第六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1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8家。评选公布了50个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列入申报国家专项资金项目储备。组织文化产业项目申报2016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获得经费支出4420万元。2016年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市县项目35个,支持金额2540万元。举办首届广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征集到作品1488件,社会参与文化创意产业踊跃,推动广西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继续扶持原创动漫作品生产。2016年度下达广西动漫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扶持和奖励重点动漫项目18个。2016年,北海创作的全国首部“海上丝绸之路”大型3D动画片《海上丝绸之南珠宝宝》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大型山水神话动画片《龙母巡江》入选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桂林创作的动漫作品《可可小爱》入选文化部2016年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继续支持培育动漫骨干企业。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广西天象国际动漫科技产业公司成功登陆全国双创板。桂林力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新三板”创新层企业。
(六)实施文化扶贫富民惠民工程。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16-2017年文化扶贫富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文化帮扶项目。按照2017年前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3000个贫困村的目标,2016年计划安排500个贫困村的村级公共中心建设,目前实际安排项目702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项目资金重点向54个贫困县倾斜,仅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自治区补助资金就达15500万元,占比超过50%。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补助全区贫困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4738万元。制定了《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帮扶工作方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工作专家组,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帮扶项目。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贯彻落实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期限和工作要求,对推动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文化方面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提升行政效能方面
(一)狠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厅党组高度重视,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各项工作一起同部署、同推进。3月份我厅成立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和督促区直文化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组织推动工作。并印发了文化厅“两学一做”实施方案和工作细案。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手抄一遍党章、写一篇手抄党章体会、对照党章查找一次存在问题、立足岗位做出一个承诺”活动。通过把学习教育与做好各项文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区直文化系统干部的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了文化行业管理水平、树立了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二)全面提高公文运转效率。文化厅OA办公自动化系统于2016年3月起正式启用。通过OA系统的有效运行,实现了公文由“隔日转”变成“今日办”,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逐步推动机关办文的无纸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同时,进一步改进工作手段,建立办公室QQ群、微信群和发送手机短信,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等现代信息平台的作用,提高公文运转速度。
(三)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推动工作开展。编制印发《2016年度文化厅绩效计划》,实施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绩效管理,提高机关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文化厅今年制定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机关绩效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完善问效问责机制,强化对各类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的完成质量。
五、文化市场监管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2016年,我区文化市场监管与执法工作以县城乡镇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各类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文化市场安全保障、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试点、文化市场随机抽查等工作为抓手,加大文化市场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监管与执法工作,组织对各类专项督查检查。今年自治区文化厅共组织开展全国“两会”“健康暑期”“国庆”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6次,确保了广西文化市场安全稳定。据统计,2016年1-9月,广西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检查24.1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7.55万家次,受理举报262件,立案调查677件,办结案件927件,罚款163.3万元,没收违法财物6.02万件,没收非法音像(电子)出版物4.87万张。
(二)积极探索“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推广文化市场随机抽查规范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部署,6月下旬,我厅派出工作组对全区14个设区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落实开展推广文化市场随机抽查规范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区进行了通报并要求及时落实整改。形成《广西文化市场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调研报告刊登在文化部《文化市场信息摘报》(2016年第182期)并受到文化部领导高度关注和肯定。
(三)积极推进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试点。我厅把开展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工作列为2016年文化市场管理重点任务攻坚。4月,出台了《广西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全力贯彻实施。5月-6月,我厅派出多个工作组对各设区市及其所辖部分县区开展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9月,根据各市上报的文化市场经营主体黑名单,经确认,我厅公布了广西第一批文化市场黑名单并上报文化部。
(四)全力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2015年以来,全区完成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的场所200余家,最终评选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示范店共计114家。2016年,申报拟开展场所转型升级的家数已接近200家。截止10月份,全区已经完成转型升级改造的场所接近100家。积极推进乡镇农村地区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6月26日-7月1日,文化厅选派了南宁市、钦州市共15名农村上网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四期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高级研修班。指导钦州等市举办农村地区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培训现场会。
六、文化人才培养方面
(一)强化服务意识,加大领军人才培养、推介力度。2016年共向文化部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推荐八桂学者候选人1名、推荐文化优秀专家3名、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候选人6名、推荐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名、推荐文化部2016年青年拔尖人才4名、推荐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2名、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頠博士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第四批八桂学者。
(二)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培养多层面人才队伍。年初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16年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桂文函〔2016〕192号)。继续实施德艺双馨青年表演艺术人才培养计划。先后组织文艺工作者到罗城、环江、巴马等多地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在京族三岛、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区建立24个艺术创作基地。加大专业技术骨干培养力度,2016年,委托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一期广西戏曲艺术表导演人才高级研修班,从全区遴选28名学员到中国戏曲学院集中进修学习4个月。着眼于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4月份在井冈山举办了广西文化系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5月份在浙江大学举办了2016年广西文化系统领导干部文化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10月份在延安分别举办了两期人事干部、处级干部政治素质提升培训班,参训学员近200人。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组织举办了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暨免费开放工作培训班、文化行政审批人员培训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培训班、免费开放博物馆财务人员培训班、文化系统统计工作培训班等多个有针对性的专项业务培训。
(三)继续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积极探索“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区域文化发展相结合的途径和办法,着力增强“三区”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化,努力提高“三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支持来宾市开展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志愿者招募试点,招募158名文化志愿者安排到村级服务中心担任文化专管员。
七、文化宣传工作方面
(一)丰富优化已有宣传渠道。一是对《广西文化》刊物进行了全新的构思,从栏目设计、题材选取到排版风格都进行了改版,并新设了每期一读、文化观点、文化聚焦、文化广角、市县传真、文化参考、文化数字、文化人物等栏目。如,为增强刊物内容丰富性,推出了市县传真栏目,从全区各地甄选稿件,让刊物内容更全面。二是按照《2016年全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2016年度文化部政府网站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对文化厅门户网站栏目进行优化。如增设公共图书馆查询、文化馆(站)查询、博物馆查询、纪念馆查询、在线访谈等栏目,深受社会公众的欢迎。据统计,1至9月,广西文化厅官方网站累计刊载信息2459条,同比增长1.5%。
(二)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9月,开通了“广西文化”微信订阅号作为自治区文化厅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步入了自媒体行列。推送了“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系列活动”和“广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发挥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源优势,综合运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视觉传播形式,建立一种立体纬度的传播模式,实现用最低的传播成本获取最大的传播效果的目的。如“第11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系列活动”订阅号专题,共推送8条原创内容,涵盖论坛概况梳理、论坛发展历程、论坛主体活动和配套活动,总阅读量超过2000次。
八、行政审批方面
(一)建立权力清单,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建立权力清单公开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全面公开各类行政权力目录,包括行政权力的名称、内容、办理主体、行使依据、条件、期限、流程、结果、监督渠道等,接受社会监督,优化政务服务。我厅现有行政许可16个大项28个子项、其它权力事项(备案)24个大项25个子项,共计40个大项53个子项。
(二)全面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我厅关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经营性演出活动备案》等6个事项均改为其它权力事项予以保留,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桂政发〔2015〕49号)》对外公布。
(三)“接、放、管”工作及时有效。将自治区本级全部审批项目集中派驻自治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文化厅窗口集中办理。按要求编制、修订了相应的审批操作规范和审批流程图,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示范文本均在文化厅政务窗口和文化厅网站公开,审批结果在文化厅政务窗口和文化厅网站公示。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流程。依法精简申报资料,在原来应交材料基础上压减三分之一。压缩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60%以上,办理事项提速75%。目前全区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均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办理行政审批业务,提高了审批效率。
(四)落实“先照后证”制度,创新多证合一。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落实“先照后证”改进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的通知》(桂文函〔2015〕1340号)。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转型升级上网服务场所兼营其他文化经营活动的,允许多证合一,只需在原证的基础上办理增项手续。允许转型升级上网服务场所兼营游艺娱乐项目,规定兼营游艺娱乐项目的规模不应大于上网服务场所规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2016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