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

12.05.2015  18:46

    新华网南宁5月12日电(王扬 杨胜东)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区,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日趋加快,海洋灾害影响也随之加重。相关部门表示,将完善海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海洋灾情观测和预警水平,提升广西海洋经济竞争力。

    5月12日是我国第7个防灾减灾日,全国海洋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主会场在广西北海市。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出席活动时指出,广西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成绩突出,但近岸海域污染、海洋生物资源衰减、重要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仍然不容懈怠,需要进一步攻克。

    来自国家海洋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每年因风暴潮、海浪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59亿元,死亡170人左右。近5年来,海洋灾害给广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1.21亿元。2014年是广西历史上海洋灾害较重的一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8.30亿元,其中仅1409“威马逊”台风风暴潮就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4.66亿元。

    “广西的海洋灾害损失巨大,除不可抗力的‘天灾’以外,‘人祸’因素也越来越显著。”广西海洋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广西沿海处于南海和太平洋台风影响范围之内,海洋灾害以台风风暴潮最为显著,此外,海浪、赤潮等灾害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沿海港口码头、滨海旅游、临海工业等开发活动越来越频繁,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广西海洋局局长张创智介绍,为解决海洋环境出现的问题,广西于2014年2月1日出台实施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一年多以来来,广西依据该《条例》查处无证用海、未批先建、超面积围填、擅自改变海域用途行为,清理整治海岸私搭乱建行为,打击砍伐红树林、非法捕捞捕鸟、海洋倾废、肆意排污等行为,并组织开展了海岛巡查执法工作,有效遏制了各种违法乱象。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广西近岸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广西海域总面积的52.9%,重点保护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养殖活动要求,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范围和程度都有所降低。”张创智说。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主任高忠文认为,广西海洋经济竞争能力要进一步突破,在防灾减灾这一领域,还需继续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加强海洋观测能力,提升灾害预警报水平。此外,要深入拓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范畴,做好重点防御和区域海洋减灾能力综合评估工作。

    “加快发展广西海洋经济,提高广西海洋经济在区域合作中的竞争力,时不我待。”张创智表示,广西将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思路,科学统筹海岸带、近海、深海海域的开发工作,不断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争取到2020年,广义海洋经济产值(含临港工业)超过1万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