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 加速融入粤港澳

12.01.2015  15:04

摘要提示: 为更好地与粤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接,地处珠江上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通过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和沿江产业发展,助推两广经济一体化。

  中新广西网1月11日(林浩 李昌松)为更好地与粤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接,地处珠江上游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通过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和沿江产业发展,助推两广经济一体化。
 
    广西西江投资集团董事长韦勇球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道等级不高、物流不畅一直是制约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瓶颈,2014年,西江集团投入人民币42亿元,建设了大量码头、船闸、航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令西江流域红水河、左江、右江恢复了通航,其中,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的建成,使3000吨级船舶可从西江核心港口城市——贵港,顺江而下直达粤港澳。此外,广西首艘LNG(液化天然气)船舶也顺利建成,并实现下水试运行的目标。
 
    “当前,贵港二线船闸工程、西江重工基地、西江水上加油加气项目、龙滩坝上坝下码头建设工程、柳州柳东物流中心工程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推进,这些项目建成后可使西江经济带的物流运输条件得到质的提升。”韦勇球说。
 
    与此同时,广西也加快了西江沿线资源整合和产业拓展力度。韦勇球介绍,备受关注的都安鱼峰西江水泥项目目前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可建成投产;沿江光伏产业项目也进展顺利,其中那吉光伏项目正在招标,2015年初可动工建设,此外,陆川、金桥(分布式)等光伏项目资源的储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完成。

    事实上,自去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西便在西江沿线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提升这条黄金水道的通行能力。去年11月15日,总投资达300亿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建成蓄水后,将使红水河、柳江、黔江航道直接提升至二级航道,常年通行3000吨级船舶,届时,中国西南第一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工业产品,可通过水运直抵珠江出海口。
 
    不久前,中国大唐集团也与广西自治区政府签约,双方将共同筹资20.73亿元,在南宁西津水利枢纽开建二线船闸。该项目建成后,3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直达粤港澳。
 
    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印证了广西融入珠三角、粤港澳经济圈的迫切心情,在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看来,珠江-西江流域上接云贵,纵贯两广、下通港澳,是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相连的“大动脉”,西江航道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可缩短广西与下游地区经贸往来的物流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两广产业转移,优势互补,同时也为粤港澳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