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业逆势驶入快车道 “创特”激活县域经济

27.01.2017  20:09

  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严峻的形势下,我区旅游业逆势而上,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4.09亿人次,同比增长19.9%,旅游消费收入4191.36亿元,同比增长28.8%,以旅游为龙头的消费和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一大主要力量。

   规划引领产业升级  

  去年,我区编制和修订了《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边关风情旅游带发展规划》《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等专项规划。深化了全区“一个旅游龙头、两大国际旅游集散地、三大国家旅游目的地、四条旅游发展带、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区、一批特色旅游名县”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了全区旅游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重点任务。

  在规划引领下,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开竣工,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旅游重大项目14个(含46个子项目),总投资847.5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1.8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9.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03%。2016年5月,总投资160亿元的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式启动;桂林正阳东巷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旅游项目建成运营;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成初评工作并报国家旅游局申请现场检查;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百色起义纪念园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评定委员会的资源与景观质量专家评审,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推介提升品牌建设  

  “我们积极抓好宣传推介,扩大与东盟国家、粤港澳台和周边省份的旅游交流合作,举办世界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活动,广西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说,如今,“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品牌享誉海内外,金秀的“圣堂仙境、生态瑶都”,三江的“千年侗寨、梦萦三江”,融水的“秀美融水、风情苗乡”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巴马的长寿养生之旅、大新的中越德天(板约)跨国大瀑布等已经成为广西旅游的知名品牌,一批具有广西区域特色、时代特色、个性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培育工作取得大幅度提升。2016年2月,广西有9个“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获批进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

  2016年,我区新评定17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3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组织专家评定验收旅游度假区6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3家;组织专家评定验收生态旅游示范区15家,其中通过初步验收的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7家。三江侗族自治县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称号;南宁老友粉、柳州螺丝粉、桂林米粉等广西地方特色小吃,荣获首届中国金牌小吃。

   创特”激活县域经济  

  在2013年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战略举措,作为支撑全区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2013年以来,自治区整合各专项资金近12亿元推动创建工作,拉动社会总投资450多亿元,如今,“创特”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活水”。

  2016年,上林县、钦南区、容县、大新、巴马、三江、宜州等7个特色旅游名县(市、区)创建县通过验收,目前已由自治区政府审定命名,全区共有13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13个创建县,15个备选县,逐步形成全区旅游点、线、面发展格局。

  据统计,2016年,26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共接待游客1.17亿人次,同比增长26.48%,实现旅游总消费1193.68亿元,同比增长38.99%。“创特”已成为加快我区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强力推手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

编辑:陈轶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