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边海防线积聚起“工会力量”
记者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里火口岸看到,春节过后,该口岸互市贸易一片热闹繁华景象,边民推着板车运送大箱货物进进出出。
做了8年板车运输工作的廖贵年告诉记者:“里火有1000多名边民靠拉板车谋生,以前都是‘单兵作战’,干活拿不到钱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板车工人也有组织可以依靠了。”
廖贵年所说的“组织”是2013年年底成立的里火板车运输工会联合会。一年多来,工会在这个边陲村落日渐显露出其作为和力量。
“加入工会有保障,受伤有人管,也不用担心拿不到工钱。”曾经不知道“工会为何物”的廖贵年如今谈到加入工会的好处时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记者,工会成立后,工人有了“家”,发生受伤、欠薪等情况时,工会介入为工人维权,帮助工人向承包方和交易的企业方争取补偿金。板车运输工会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调解6起涉外劳资矛盾纠纷,让会员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工会的作用。
防城港里火口岸板车运输工会联合会是广西在边境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基层工会。如今,在我区绵延2600多公里的边海防线上,工会已经覆盖企业3.44万家,基层工会组织如燎原的星火,延伸到渔船上、口岸中、边陲小镇乃至偏僻村庄。
“只要有职工,就可以成立工会。”自治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把基层工会组建工作延伸到边海防线上,是我区工会着眼于区情、民情服务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于国家守边、固防、富民、睦邻工作大局的重要举措。
边海防线上如何建工会?自治区总工会提出,把工会建在边镇、街道中,把工会建在渔船上,把工会建在市场、商行里。北海、防城港、钦州、百色、崇左等沿海、沿边5市去年率先试点,把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不同行业的人员、不同地域的机构,纳入工会组建的视野,并结合边海防的特点探索组建基层工会新途径,拓展工会组织的活动内容。
北海市海城区地角渔业工会联合会在5000多艘渔船上建立了工会小组,为每艘渔船发放一本自编的《渔民工实用手册》、一块渔船工会“职工之家”牌匾、一块海上救助电话指示牌、一张“渔民工连心卡”,配置一个“平安箱”,无论渔船驶向何方,职工都能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在钦州三娘湾旅游管理区大环社区工会的帮助下,该社区700多名失海失地的边民领到了失海证;百色百南乡上盖村工会积极带领村民会员发展种养生产,引导村民发家致富,将该村所有在外务工的300多名农民工全部吸引回乡;凭祥红木工会联合会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培训会员职工等方式,将本地红木工人在全市从业者的比例从原来的不足20%提升到目前的50%。一年多来,我区各边境乡镇、村工会举办各种培训班125期,培训农民工1.0887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1万多人。
自治区总工会民主管理部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区千里边海防线5市已经发展农民工会员33.26万人,基层工会组建率和会员入会率达95%以上。“让基层工会真正成为边海防一线社会治理的生力军,对稳边固防将起到助推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