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木偶厉害啦
《壮壮快跑》里的蝙蝠王高度超过3米
传统木偶剧《红孩儿》也是常演剧目
■当代生活报记者 朱映伊
6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闭幕式上,由广西木偶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原创儿童木偶音乐剧《壮壮快跑》,从2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台剧(节)目中脱颖而出,收获了“最佳剧目奖”和“优秀演奏奖”。
但对于现在更熟悉手机和电脑的孩子来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剧,似乎正在渐行渐远;在一些大人眼中,木偶剧表演也都还停留一块黑布围起的戏台、一组乐器、几个形态不一的手工木偶,演员们手、脚、口并用这样的场景中。
6月14日,记者来到广西木偶剧团,了解到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表演行当,现在的木偶剧在不断在发展,一些新的玩法也越来越抓住大大小小观众的心。
原创故事讲得好
打动了观众,也打动了评委
“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是在国家文化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的大力支持下,每三年举办一届的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此次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木偶艺术团体共聚四川南充,150余场交流演出和惠民展演,展示了木偶和皮影的魅力。
在这么多的木偶团、这么多木偶剧,《壮壮快跑》脱颖而出。“评委对《壮壮快跑》的评价是:剧本好、舞美好、音乐好、表演棒!”广西木偶剧团董事长叶青回忆起当时获奖的情景,依然难掩激动。她告诉记者,在南充当地进行演出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不少观众更是被剧情感动抹起了眼泪。
记者曾不止一次地在广西儿童剧场观看过《壮壮快跑》,虽说是部儿童木偶音乐剧,可《壮壮快跑》的演出现场不太一般,是现场乐队伴奏,演员们现场演唱。叶青说,这样的表演方式在艺术周上也是独一份。
据了解,现场演奏由广西最老牌的焦点乐队负责,剧里的所有音乐都出自广西原创音乐人小苹果之手。作为这部木偶儿童剧的编剧兼导演,作家胡红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看来,既然《壮壮快跑》里有很多演唱的环节,那么就不能缺了这现场伴奏,就跟中国的传统戏剧离不开乐队一样,可以说,这部剧的原唱、原创率都非常高。”
而一部戏要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剧本。《壮壮快跑》的剧本胡红一写了3年,剧本完成后,第一个读者是他的女儿,得到了一句“还行”的评价,这才放下心。在胡红一看来,现在的孩子个个都“见多识广”,不能因为这部剧的主要受众是孩子,就把故事编得低幼。
据了解,《壮壮快跑》所有的主创都是妈妈和爸爸,他们的孩子最大的已经14岁,最小的只有1岁,主创们曾经开玩笑地说,这是一个“亲爸爸、亲妈妈送给亲孩子的作品”。叶青告诉记者,也可以把《壮壮快跑》看成是“亲爸爸亲妈妈”讲给孩子听的一个故事,可以把故事里的道理都可以讲给孩子听,比如“壮壮多坚强啊,碰到了困难,他还在努力的奔跑”,对孩子是一种学习和鼓励。
“木偶”是传统的
讲的故事是现代的,技术也在创新
在《壮壮快跑》中,木偶的戏份非常重,“这些木偶都是根据剧情和角色需要来用的,和传统的木偶表现形式有所区别,我们木偶的创新让孩子们喜欢上木偶、木偶剧,对这种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新的认识。”叶青说。
这部剧中,主创们对传统木偶进行了改革,研制出了一种“新偶像”——穿戴偶:演员把偶穿在身上,便成了小狗、小猫和的水果。这种下肢穿在演员身上的改革,解放了演员的双腿,让他们能够自由舞蹈,既能遮挡表演者的颜面,又不影响手控木偶表情,让木偶更加生动;此剧的反面角色蝙蝠王则采用了一个机械装置操作,高度超过3米的木偶让小观众看得非常过瘾;剧中还用到了皮影,形式的转化强调了过去时的回忆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而最出名的杖头木偶,则化身成了剧中的小记者,一开场便亮了相。
充满童话色彩的题材,运用特别有意思的表演方式——木偶戏来表现,就算现在的孩子们对于木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有着强烈的吸引。“《鲁鲁地球旅行记》里的荧光偶和穿戴偶,把孩子们带进了奇幻世界;改编自安徒童话的《丑小鸭新传》里采用的是小木偶,更利于演员和小观众的互动,很受孩子的喜欢,现在已经演了几百场;《小美人鱼》把木偶和芭蕾舞结合在一起,孩子和大人都很喜欢。”叶青介绍,“即使年纪小的孩子看不懂剧情,还是会被漂亮的舞台表演所吸引,大人对于木偶的操作也很感兴趣。”据了解,广西儿童剧院一年大概演出50-80场,其中有十几个原创儿童剧,以现代木偶剧为主,每周六上午的演出人气都非常高。
木偶剧大受欢迎
只有孩子喜欢是不够的,流行也不是不可能
木偶夸张的造型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是吸引少年儿童的重要因素,让陪伴的家长也能专心致志地一起看,则需要创作者们做出更多努力。
据报道,在日本,木偶剧的成人观众占到了1/3,日本“文乐”人偶表演艺术在以成人为表演对象的基础上,在东京每场演出都不下500人观看,属于流行剧种。在日本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年轻人依赖全自动化办公与生活,观看人偶剧已经成为了他们扩展想象力的一种方式。
胡红一在创作《壮壮快跑》时就希望能做成“父母不会刷手机”的剧目,而这个愿望在目前看来也成了真。无论在南宁还是南充,融会贯通于剧情故事的互动环节,都让现场的大朋友、小朋友与台上的演员和角色难分彼此,台上台下一起感动其中。《壮壮快跑》在南宁演出时,现场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小观众们对于戏中的各种角色充满了喜爱,而家长们则对乐队充满了热爱,甚至一种“追星”的心态——对于那些80后的父母来说,焦点乐队是他们上大学时就常听的乐队,能在亲子活动中见到曾经的偶像,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对于《壮壮快跑》的市场前景我很看好,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儿童剧,原创才是王道,以后广西木偶剧团也会按照这个理念,创作出更多让孩子和家长都喜欢的木偶剧。”叶青说。据悉,《壮壮快跑》自2016年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剧目资助项目以来,已经上演了将近50场,而结束南充的演出后,该剧接到了很多邀约,现在即将踏上南至广州北到乌鲁木齐的巡演之路。
延伸阅读
广西木偶在传承
叶青告诉记者,在这次艺术周上,她看到了很多不拘一格的木偶表演形式,在传统效果上融入现代灯光音响效果、LED背景等高科技元素,表演形式容纳百川,除了可以演儿童剧,也有别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充满活力艺术门类。
以广西木偶剧团为代表的广西木偶戏,融合了广东、广西木偶艺术精髓,并不断演变发展成广西独有的特色木偶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2014年,广西木偶戏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年,广西木偶剧团在重排一些传统剧目的片段,走进校园让孩子感受传统木偶。他们对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的表演形式进行了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藏在黑布后面,而是让孩子们直接看到演员的操作;时长10分钟左右的片段,正好让孩子们保持了关注和兴趣。另外,《小八路》《红孩儿》等传统的木偶剧目平时在广西儿童剧院也能看到。
“希望以后能把广西的民间故事和中国名著更多地搬上木偶舞台,让孩子不仅知道《安徒生童话》,也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叶青表示,广西木偶剧团正在与广西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由壮族民间故事创作的木偶剧《大战人熊婆》,“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广西的本土剧种,了解广西的民间故事”。 (朱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