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广西武鸣:壮乡新农村唱响绿色“山歌”
新华网南宁10月18日电(记者孙志平、徐海涛)武鸣县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中国歌圩文化之乡”的美誉。记者近日在当地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当地乡村的村容村貌变化明显,各村之间竞相唱响建设生态乡村的绿色“山歌”。
“看到附近别的村子越来越整洁畅通美丽,今年我们村的干部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打造新村,别人‘山歌’唱得好,咱们也要对得上。”武鸣县喜庆村潭孟屯屯长覃建政说。
覃建政告诉记者,此前村里只有土路,晴天灰尘、雨天泥泞,巷道也杂草丛生,不仅出行不便,而且环境脏乱,与附近村屯村容村貌的差距明显。今年以来,通过政府支持和村民努力,潭孟屯的环境大为改善,并由三类村屯升级为一类村屯。
走进村内,记者看到,村里的通屯道路以及屯里巷道已全部完成硬化,道路两旁以及公共场所正在进行绿化,部分区域已种植了紫薇、紫荆等花木,从外地赶回的打工青年正和村民们一起精心准备着村屯升级的庆祝活动。
潭孟屯的变化是武鸣县村容村貌变化的一个缩影。目前,武鸣县正掀起生态乡村建设的热潮,随处可见从事乡村绿化、净化等工作的村民,各村间形成了生态建设“你追我赶”的比超态势,宛若一场大型的山歌对唱。
“以前路上、河里时常可见散落的垃圾,现在不仅垃圾少了,而且大家都会主动地维护起村里的环境卫生,为村里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发展出谋划策,争取让我们村的‘生态歌’唱得更好更亮。”两江镇龙英村罗仙屯村民李启中说。
“昔日脏乱差,如今齐洁美,绿色发展成了乡村建设主旋律。”聊起乡村变化,武鸣县乡村办相关负责人也直言“印象深刻”。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县仅绿化项目就完成了700个,各类村屯累计种植苗木株13万多株,绿化面积达1200余亩。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当地群众在享受宜居环境的同时也觅得更多“生态红利”。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武鸣县已有不少地区利用资源优势探索出特色生态产业发展道路,有的还因地制宜打造休闲农业示范区。
在府城镇四明村坡利屯,村子果园林立,成片种植着百香果、葡萄、龙眼、枇杷、柑橘等水果。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水果种植面积近2000亩,产量很好,受益于丰富的水果资源以及道路硬化、村容改观,不少企业都慕名前来收购。
“县里还免费为我们提供了穿心莲种子,套种在果树地里,现在每年除了种果树,我们又多了1份经济收入。”四明村书记李志坚说,通过政府引导,农户与制药企业签订种销协议,实现了保价回收,吃上了“定心丸”。
在宁武镇伏唐新村,生态产业同样是村民挂在嘴边的热词。据村主任李迪荣介绍,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村里的水果种植规模达到4000亩,同时村子还引入企业,投资打造了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发展水果采摘、农业观光、民宿等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不少村民参与。
“除了流转土地获得的每亩1000元的土地租金,村民通过承包香蕉种植还可获得每斤0.15元的提成,若在引入的企业工作或提供民宿服务,村民还能够从中获得一笔不小的工资收入或旅游收入。”李迪荣说。
“生态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相关工作,让村容美、庭院美、生态美成为武鸣唱得响的‘好山歌’。”武鸣县委副书记冯忠明说。(完)
[责任编辑: 谷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