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影像 留住文化 留下情怀 ——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综述
近日,82部民族志影片亮相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光影闪烁间,影片或记录新疆乌鲁木齐哈萨克牧驼人在村子拆迁前的最后一段日子,或讲述邕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洪琪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把观众带到“世外桃源”云南天坑了解乡村旅游给当地人带来的变化……影展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影,充分领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民族文化和多彩世界。
再现海内外拍摄者
对民族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大锅圈是云南最大的天坑,景色秀美犹如世外桃源。当地村民杨秀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动乡亲们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但他的母亲何平秀却成了最大的阻碍……影片《天坑人家》记录了这对母子围绕搞卫生发生的矛盾。影片中,小人物的鲜活形象获得2018广西民族志影展评委、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湘晨的好评:“影片平实而细致地记录了许多感人的生活细节,看似封闭的天坑里的小家让观众看到了大社会。”
影片《客家说四句传承人——谢世能》关注了客家四句七字体山歌的传统内涵和文化价值。“客家说四句是客家文化瑰宝,它如同诗歌一样,用客家话表达心愿。”龙建华说。龙建华是广西贺州的一名普通教师,在与客家说四句传承人谢世能的交往中,感怀于谢世能门下无传人的困境而拍摄了这部影片,他希望说四句的客家传统文化能够保留下来。
民族多彩,世界才多元。关注社会历史文化变迁及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广西民族志影展举办的初衷。本届影展征集到200部影片,内容涵盖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涉及手工艺、信仰、饮食、戏曲、婚俗、节庆、仪式等题材,再现了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民族志影片拍摄者对民族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影展展映了组委会评选出的69部入围影片和13部特邀影片,并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主会场外设立了广西民族大学、贺州学院、广西大学3个分会场。
跨界合作
影像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
为了充分发挥民族志影像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本届影展首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增设“广西非遗单元”,向社会征集反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纪录片。此次入围的17部非遗单元影片,关注了广西境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龚世扬说:“我们希望以此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
获评“广西非遗单元”优秀影片的《此生尽在邕剧中》是“90后”冯媛青在南宁拍摄的,影片讲述了邕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洪琪尽毕生之力追求和传承邕剧艺术的故事。在冯媛青的影片里,洪琪是一位淡然平静的老人,为了邕剧专门学习秦琴与电脑。洪琪见证了邕剧的兴起与衰落,以人知戏、以戏观人,邕剧的魅力和洪琪对艺术的执着成为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地方。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非遗、传承非遗,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届影展非遗单元入围影片《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织锦技艺》《德保麦秆花篮制作技艺》是百色学院博物馆联合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共同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如果没有非遗》的前三集。该系列纪录片通过百色学院大学生的视角展示非遗悠久的历史传统、精巧的制作工艺以及传承保护的艰辛,激励年青一代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田苗观认为,影片采用年轻人和非遗传承人交流和碰撞的叙事模式,突出了非遗面临的困境和作者对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关注,是民族志影片一次很好的尝试。
用情怀留住民族文化
广西民族志影展由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办于2012年,6年来致力于推动纪录影像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价值取向及功能发挥,已逐步发展成一个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国际民族志双年展和纪录影像交流平台。
“广西民族博物馆自筹建之初,就开始在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利用影像技术。”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王頠说,他们从2011年开始依托分布于广西各地的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文化记忆工程”项目,用影像手段记录、收藏、展示和研究广西的民族文化。广西民族志影展的创办给这些珍贵的民族影像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以创办广西民族志影展为契机,我们一直探索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新形式。”王頠表示,为了扩大辐射力,影展在坚持与国际纪录片展映机构的合作外,创新和完善了单元设置。除主展映单元外,影展陆续增设乡村影像单元、新锐单元和非遗单元,鼓励乡村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加入民族影像纪录行动的行列。广西民族博物馆还开展了“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和新锐导演扶持计划,为社区群众和年轻人提供技术培训和经费扶持。
生活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白裤瑶村民影像小组”是“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的首批培训对象之一,也是历届广西民族志影展备受瞩目的获奖大户。本届影展中,由小组成员何春等人拍摄的白裤瑶纪录片《啦唎》获得了乡村影像单元特别奖项——文化遗产贡献奖,而8年前,他们还只是电脑都不会用的青年。“为了留下白裤瑶文化,我们学会了使用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和电脑剪辑技巧。”“白裤瑶村民影像小组”成员罗勇说,“我们想用这样的方式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白裤瑶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