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环保公众开放日:探秘环保监测
5月30日,为搭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平台,让公众了解环境监测有关工作,带动更多市民支持、参与环保事业,自治区环保厅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大中专院校师生、政府和企业的干部职工、社区工作人员、环保志愿者等近200名市民零距离了解了大气、水、土的监测过程,环保监测工作不再神秘。
媒体采访参加公众开放日的小学生
观看监测站的实验
公众观看监测站实验室
公众参观移动监测车
参观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
“在洁净和灰霾两种不同天气下,看到同一建筑物的清晰度有很大差别。这正是我们的视线被这些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颗粒物所阻挡了,这些颗粒物的集合体就称为霾,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一般认为,大气细颗粒物PM 2.5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因此,我国也将PM 2.5 纳为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在广西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灰霾天气的行程原因,告诉大家当发生污染天气时,应尽量减少户外锻炼,特别是有呼吸道疾病的朋友,同时,多吃蔬菜瓜果、清淡饮食,绿色出行……另外,还介绍了广西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基本情况。该中心于2015年底建成,是我们广西首个针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建设的机构,可预报未来48小时的6项污染物浓度(包括SO 2 、NO 2 、PM 10 、PM 2.5 、O 3 、CO)、空气质量等级及首要污染物,可实现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中心、气象台等多部门间的预报会商,对天气形势及污染趋势的分析与研判,为市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多参考。参观者告诉记者:“通过参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我了解到人类活动是PM 2.5 的重要成因之一,我要劝家里人少开私家车,改乘公车或自行车,节约用电,少燃烟花爆竹,从身边事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献出自己一份力。”
在监测分析实验室里,热心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了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无动力采样过程,对测定水中的重金属和酚类化合物的仪器指令发送操作,观察仪器进行样品测定的动态过程,并参与酚类化合物的化学指纹信息识别过程。
来到环保厅大院内,大家立即被3辆与众不同的应急监测车所吸引。工作人员介绍,大气自动监测车就是一个可移动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车内搭载了多台空气质量分析仪器,能同时分析空气中PM 2.5 、PM 10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气态汞和臭氧等指标,同时可实时获取气象参数,工作人员还演示了如何使用监测车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这辆车相当于可移动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实现自动化标准监测分析,远程控制实现短期无人值守和现场视频无线传输可视化体验。目前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外,已经配备或即将配备的市级环境监测站有柳州、河池、贵港、百色、桂林和钦州6市。”随着工作人员的引导,大家参观了水质自动应急监测车。
市民们接着参观了被称为监测车中的“多面手”的综合应急监测车,它是个移动实验室平台,可灵活搭载多种应急监测设备,如便携式气质联用仪、水质急性毒性检测仪、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分析仪等多重便携分析仪器,可在现场测定上万种空气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水中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水体综合生物毒性等。在环境应急中应用广泛。
自治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陈鸿腾说:“今天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市民们展示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和环境应急监测车,发放《生活方式绿色化》等5类环保宣传手册,并现场解答了大家关心的一些环保问题,希望能让市民了解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知识,增强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