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西科技活动周启幕 “码垛机器人”惊艳亮相
南宁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码垛机器人系统
展会上,互联网+科技成果很吸睛 记者 赖有光 摄
结识会干活的“大力士”,见识能当人手用的仿生手臂,还能感受“飞翔的花朵”的无限魅力……昨日,第二十五届广西科技活动周在广西展览馆拉开帷幕,高科技产品吸引了市民的目光。本次科技周向市民展示农业、机械、食品、日用百货、护肤美妆、大数据系统、互联网+等领域里多元化的科技成果。广西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重点展示“十二五”期间全区科技创新成就,共有1000多个项目和产品参加交流活动。在此期间南宁还同步举办2016年南宁市科技活动周。
大力士“码垛机器人”能干帮省钱
“呼……呼……”在南宁展馆,一个红色的“巨无霸”站立在展馆中央,只见这个“大家伙”灵活地使用“手臂”把物件抓起又放下。“这是在干什么?”记者好奇地问道,“它的名字叫‘码垛机器人’。别小看它,这台机器人每年可以为糖厂节省十几二十万的劳务费用。”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工程师杨志介绍,广西是糖业大省,每到春节期间就是糖厂的榨季,但这段时间却是用工荒最严重的时候。为了解决用工短缺的“难题”,研发制作团队2014年下半年成功研发出这款可以代替工人干活的“码垛机器人”。据悉,它是广西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机器人。
以“集智聚力谋发展,创新创业促跨越”为主题的南宁展馆,共展出新产品新技术76项,重点展示了南宁市自主创新的“智造”能力和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在工业领域,有工业机器人、轻量级铝合金车体专用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制糖生产全过程自动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系统、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多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项目。在农业领域,则重点展示茉莉花茶自动循环花机,一次性隔仓弹性茶杯及其制作方法,猴头菇标准化种植示范,高糖高质节瓜新品种——甜仙子的选育与推广应用等科技成果。
“三仿”机械手做人类不能做的事
有人手的模样,关节还可以自由活动,最重要的是可以代替人类去处理排爆、反恐、危化品爆炸等危险的事情,这就是出现在本届展会上的仿人手臂。
“仿人手臂通过采集人手臂的数据,即便人不在现场也可以发送‘指令’,而且不需要通过按钮和遥感来控制关节运动,‘穿’上‘手臂’就可以让它来帮你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北海市科遥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茂总经理介绍说,他们此次带来的仿人手臂,是集成了不同任务模块的核、化、生“三仿”机器人,具有仿人的机械手臂及先进的虚拟现实控制系统,可以模拟人类手部绝大部分动作,能够完成弯曲、握拳、伸展、侧向转动等动作,不仅能够在最危险的现场,还可以用于执行爆炸物的排查和清除、回收辐射源、清理有毒物质等反恐任务,完成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悉,该产品目前还在研发阶段。
“飞翔的花朵”打开蝴蝶的世界
全程目睹化蛹成蝶、零距离观察“飞翔的花朵”,这样的“眼福”不能不提。在科技活动周的“科技走进百姓”体验现场,广西自然博物馆将“飞翔的花朵”搬到了现场,让不少市民驻足围观,并大呼过瘾。
“这些蝴蝶标本都是大家在生活中很少看到的,哪些昆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想必大家也不是特别清楚。我们将博物馆的一些‘镇店之宝’带到科技现场,就是希望给大家普及更多的生物知识。”广西自然博物馆馆长陈运发说,为了此次展出,他们除了美丽的蝴蝶标本,还精心制作了介绍展板,让观众更好地认识蝴蝶、了解蝴蝶,能够用心感受这个美丽的物种,欣赏有生命的灿烂图画。
陈运发说,如果大家在现场还未过足眼瘾,可以在科技周期间前往位于南宁市人民东路1-1号的广西自然博物馆,再次欣赏“飞翔的花朵”的风采。其中有被称为“蝶中皇后”“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美誉的金斑喙凤蝶,还有可与“蝶中皇后”媲美的海伦娜闪蝶,又称“光明女神”,是世界上最美的蝴蝶。科技活动周期间,广西自然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
更多信息
南宁120家单位参加广西科技活动周
2016年广西科技活动周期间,南宁市共组织120余家单位和企业参加自治区统筹安排的五大类活动。其中,有76个项目参加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涵盖工业、农业、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五个领域,这里面包含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现代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组织企业与广西大学等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7场;组织科技产品产销8项;4个项目纳入“科技走进百姓”体验活动,包括白蚁防治、血液科普知识宣传等;15家单位和企业面向公众开放,例如青岛啤酒的工业参观旅游,DIY蔬菜种植体验等。
在此期间同步举办的2016年南宁市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达25场。
据悉,截至目前,南宁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1.5%;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5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5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引进院士12名;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15个,辖区范围内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覆盖率达到100%。科技创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 凌剑伊)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