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博物馆恐龙化石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

05.09.2018  02:45

2018年7月2日至8月12日,广西自然博物馆恐龙专家莫进尤、技术人员谢绍文和雷学强等同志组成野外工作队,对扶绥县山圩镇平稿村下妙屯新发现的一处恐龙化石地点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最大深约5米,发现的恐龙化石有蜥脚类恐龙股骨、尾椎、背椎、肋条等骨骼化石。此外,还发现了棘龙类牙齿、蜥脚类牙齿、肉食类恐龙牙齿和许多无脊椎动物瓣鳃类化石。这是那派盆地现场保存的第二处恐龙化石遗址,进一步丰富了扶绥那派盆地新隆组脊椎动物群化石研究材料,对白垩纪早期那派盆地的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扶绥那派盆地是研究我国南方地区早白垩世古生物化石最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广西自然博物馆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泰国马哈撒拉坎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先后对那派盆地的脊椎动物群及其古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弥补了我国南方地区早白垩世时期的脊椎动物及其古环境研究这一薄弱环节。基于广西自然博物馆的科研成果,扶绥县于2015年成功申报“中国恐龙之乡”称号,那派盆地列入国土资源部首批38个“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之一,为当地的恐龙化石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1.下妙屯恐龙化石发掘现场

图2.化石覆盖层的清理

图3.蜥脚类恐龙股骨化石出露 


图4.蜥脚类恐龙尾椎化石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