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项目开工
科研助力育良种 广西稻米更飘香
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
7月24日,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项目在南宁高新区启动建设。这个总投资约1.6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整合全球水稻新成果,为广西及华南地区、东盟国家选育出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为我国和东盟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贡献。
广西稻米香 无奈种难求
香气四溢、粒粒晶莹,这是人们用来形容好吃的米饭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优质米成了很多市民采购的首选。好米从哪来?得先有优质种子。
7月24日,“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项目开工典礼在南宁高新区成功举行。袁隆平院士在现场表示:“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米粒有花生那么大,也就是叫做禾下乘凉梦;另外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从2009年起,袁隆平任自治区政府主席院士顾问团团长,他为广西选育了以Y两优143为主的Y优系列和深优系列等超级稻20多个,推广面积超3000万亩。
而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边境贸易从广西引种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后,近几年来,越南每年从广西调入的杂交水稻良种都在1000万公斤以上,帮助越南提高水稻单产6%以上。同时,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对杂交水稻种子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国内的广东、海南、福建、江西等省,每年都向我区要求订购杂交水稻种子1500多万公斤,但由于生产能力的制约都未能满足需求方的要求,一般只能兑现需求量的50%~60%,缺口仍然较大。
此外,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广西每年种植水稻面积3000多万亩,预计每年需水稻良种4500多万公斤。然而,目前全区共有种子企业300多家,只有少数大型种子企业拥有育种、繁种、生产、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模式。多数企业依靠引进品种,导致了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难以做大。
科研来助力 实现“两个梦”
当天启动的项目建设,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据了解,“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位于南宁高新区创新路北面,“院士工作站”高25层,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人民币。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进行建设,配置有东盟、南亚国家地区种质资源材料库、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室、水稻基因组研究室,并配备现代科研分子生物实验、检测仪器设备一批,能满足未来10年农作物新品种育种科研需要。
2017年9月,该项目将竣工验收。建成后,将依托袁隆平及其团队、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室、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研发实力,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一步整合全球水稻种子最新研发成果,为广西及华南地区、东盟国家选育出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并建立健全广西乃至东盟国家商业化育种体系。
袁隆平表示,广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暨东盟水稻研发中心项目的建成和运营,对承载他的两个梦无疑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因为它不仅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国际水稻育种科研、技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还能选育优质、高产、稳定的水稻新品种,对中国农业技术走出国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