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磁石一样集聚动能——广西贵港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纪实

20.08.2018  09:11

  在广西的农业版图中,贵港市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农业生态特色资源丰富;浔郁平原阡陌纵横,几乎占尽了八桂大地的“一分田”;“富硒”宝地,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大自然的眷顾与贵港人的勤劳,合力织就了一幅“盈车嘉穗禽健畜壮,田园四季瓜果飘香”的美丽图景,叫响了“广西粮仓”名号。而前些年,“丰产不丰收”的难题还困扰着贵港市农业的发展。

  在自治区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的东风下,贵港市以跳出农业的视角发展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的门路。目前,全市已建成并验收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47个,其中:自治区级9个、市级11个、县级11个、乡镇级16个;2017年园区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万元,并带动了近5.35万户、24万农民实现增收。

  创新理念,打造“工业园区式”示范区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贵港市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创新工作理念,充分借鉴工业园区建设经验,突出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避免示范区“堆大户”“造盆景”。

  仲夏时节,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千亩稻田连片成方,路相通、渠成网,滚滚绿浪给人带来丝丝凉意。“这里可是港北区优质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耕耙、育秧、统防统治、收割、烘干、加工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贵港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万玉新说。

  过去,夏里村却是“一家三五亩,散落七八处”,难以机械化作业。2013年,夏里村在贵港市开启了水田“以小并大”的先例,打掉田埂,科学规划出了蔬菜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和加工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农业旅游区等,逐步探索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合作社推动、产业支撑”的土地流转新模式。

  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下基础。2014年以来,贵港市以示范区为平台,累计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10.7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5.16亿元,新建水利渠道532.92公里、交通道路541.17多公里、电力线路282.12公里,水电路渠网颇具规模。

  依托农机购置、良种等政策补贴引领,贵港市推动生产要素向示范区集聚,大力提升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把农业园区经营成“工业园区”。2017年底,港北区核心示范区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2%,比广西平均水平高18.9个百分点,着力打造水稻生产质量管控系列技术标准体系,核心区优质稻良种覆盖率达95%,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全覆盖,核心区早稻平均亩产425公斤,比其他区域高出15公斤。

  立足资源,打响富硒农产品品牌

  农业现代化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如磁石一般集聚生产要素、形成政策合力,在示范引领中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

  作为富硒宝地,贵港长期以来并没有因此而“富兮”。现在,“叫响富硒,擦亮名片,提升品牌溢价”成为贵港市上下的共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就担起了“中国富硒农业之都”建设的主阵地和领头羊。

  港北区是广西测定土壤硒含量面积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区庆丰镇有一片贵港市面积最大的富硒优质稻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1万亩,打造出“品种优良化、生产机械化、管理科学化、产品优质化、产出高效化”的示范样板,7个品牌大米被认定为富硒农产品。“一袋5公斤富硒米的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大米高出近30元。”广西志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围绕示范区,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富硒产业中来。目前,贵港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富硒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组织了62家企业、合作社参与创建88个富硒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达58153亩,覆盖了水稻、茶叶、中药材、水果、禽蛋、水产等产业,已获自治区级富硒产品认证47个,认证数排全区首位,荣获“中国生态富硒港”称号,逐步打出了“中国硒港”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

  深挖特色,打开“园区变景区”融合路

  南风吹碧荷,夏日绿荫浓。第32届全国荷花展览于6月26日在贵港市开幕,其中覃塘区荷美覃塘景区、港南区四季花田生态观光园这两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分会场迎来八方来宾。这场旅游盛会的背后,也凝结示范区对贵港市乡村旅游、三产融合发展的带动。

  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是贵港市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主导理念。在发展主导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同时,各个示范区加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的开发,注重示范区文化营造,讲好历史、民俗、文化等故事,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农业大文化涵养、传承、共享的高地,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华丽转身。

  在港南区湛江镇平江村的四季花田生态观光园内,满园春色看桃花、热情盛夏品荷花、硕果金秋望油葵、素裹银冬赏樱花,开展“春季·迎春祭祀”“三月三·开耕节”以及客家山歌对唱等农事民俗活动,打造乐在农家、游在农家等一系列活动,每天吸引上万名游客前来游览。附近村民纷纷变身导游、工人,155人在园内实现脱贫致富。

  在覃塘区覃塘镇龙凤村,3400多亩的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为人们展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丽景观。2014年,覃塘区以“荷美覃塘”活动为契机招商引资,构建“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利益共同体,共同培植推动示范区发展壮大。

  贵港市把示范区创建与“美丽贵港”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出三产融合发展的坚实载体。2017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70.66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7108.18万元。

贺州市提升农产品品质大力开拓粤港澳大市场
  “销路不愁,价格随行就市,10多亩蔬菜,农业厅
南宁市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升级
  位于青秀区刘圩镇谭村的“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