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沛委员询问如何精准扶贫
张明沛委员在询问
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答复
张明沛委员询问:
在扶贫政策实施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这与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有关。应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才能准确地识别真正的贫困对象,搞清他们是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贫困,有什么需求?如何才能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
吴宇雄(自治区扶贫办主任)答:
这个问题是目前扶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继续要解决好的问题。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和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二是精准帮扶;三是精准管理。
一、精准识别。就是要通过一个有效的程序,把贫困人口精确地识别出来,这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广泛宣传,注重群众参与。贫困人口识别没有群众参与就很难做到精准识别,只有群众参与,才能把真正贫困的人口找出来,也才能为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要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让群众了解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程序和内容要求,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确保贫困人口信息的准确、可靠和真实上下工夫,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来确保质量,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和群众民主评议的办法,来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在贫困人口的信息采集方面,要规避人为因素,确保信息采集真实可靠。建立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登记簿、县有档案、自治区和市两级要有信息平台,并且要努力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网络的正常运行,为做好精准扶贫,为实施精细管理打好基础。再次,要在加强督查,确保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上把好关,要把建档立卡工作和贫困人口识别工作,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要加强督查,采取自治区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办法,对各个村、各个乡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和建档立卡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把督查的结果和扶贫工作考核结果、扶贫资金分配相挂钩。
二、精准帮扶。就是在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以后,针对致贫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强的帮扶规划,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教则教、宜迁则迁,要做到适合发展什么,就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什么。同时,要明确帮扶责任人,真正做好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要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扶贫对象能够按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等目标。
三、精准管理。对贫困人口识别之后,对帮扶对象的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建档立卡,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测,确保扶贫对象的帮扶政策、帮扶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还要把帮扶情况、帮扶成效记录在帮扶手册上,及时录入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做到实时掌握情况。要做好扶贫对象和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根据帮扶情况和贫困户增收情况,使稳定脱贫的扶贫对象及时退出,使新出现的贫困人口能够及时纳入到帮扶对象当中,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扶持。在这个方面,我们要注意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是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扶贫对象帮扶措施落实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队考核内容。实施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落实主体是县乡两级,县乡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县级要适应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配齐配强扶贫部门领导班子,充实工作力量。乡镇要有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开展这项工作,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能够落到实处,让扶贫对象真正得到有效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