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号上的女生物学家“抓鱼记”
中国古代谚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新不列颠海沟,“张謇”号上的“彩虹鱼”项目团队许强华教授已经“结”了很多网,但因深渊太深,仍然还在“羡鱼”。
许强华是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女海洋宏生物学家。来到新不列颠海沟,她主要是想探寻海洋6000米以下的深渊极端环境下,生活了哪些宏生物 ,它们如何适应高压黑暗的深海环境,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机制以及深渊宏生物与近缘种有何区别等。
所谓海洋宏生物,是与海洋微生物相对应、眼睛能够看得见的海洋生物。与这一专业的科学术语相比,在“张謇”号上,大家都将许强华的采样工作简称为“抓鱼”,她也时常笑称自己是“渔夫”。
在海下6000多米的深渊里“抓鱼”,可不简单。首先,无法确定海底有没有鱼;即使有鱼或其他底栖生物,能不能诱捕到也不能确定;其次,深渊太深,“渔具”放下去和收上来,一下一上至少有12000米,经过海流海浪的冲刷,“渔具”里的东西还会不会完好保存,也是个未知数。
17日,“张謇”号在新不列颠海沟一个6700多米深的站位布放了“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着陆器的底部,搭载着许强华自己设计的“宏生物诱捕器”。用绿色渔网线编织的“诱捕器”里,设计了多个入口和“迷宫”,“迷宫”里放了很多散发出腐臭气味的诱饵。沉降下来的腐肉是深渊宏生物重要的食物来源,腐臭气味最合它们的胃口。
在海底“蹲守”了18个小时后,“彩虹鱼”万米着陆器18日成功浮出海面。但在回收到母船的过程中,海面上阵风达到六七级,整个过程并不顺利。海浪进进出出不断冲刷,“宏生物诱捕器”里的东西几乎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诱饵。
将“诱捕器”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一无所获,许强华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此前,她忙了一个晚上,已经准备好所有的现场实验用品。脸色苍白的她,饭也没吃,疲惫地回到房间里,倒头便睡。但一觉醒来,许强华又恢复了斗志,决定再去“抓鱼”。
由于下一个作业站位的天气不好,海况恶劣,“张謇”号决定延迟在本站位的作业时间。利用这段“天赐良机”,许强华决定利用船上的钢缆,将自己设计的另一种“宏生物捕捉器”放进新不列颠海沟。
这是一种钢制的铁笼状设备,“铁笼”里也设计了多个入口和“迷宫”。为了防止海浪冲刷,许强华又忙了一个晚上,在“铁笼”外临时缝制了一些密孔渔网,并搭载了几个特制的鱼篓。鱼儿或底栖生物一旦被美食引诱入内,必将成为“瓮中之鳖”。
19日深夜,大家都陪着许强华来到“张謇”号主甲板上,焦急地等待着即将出水的“宏生物捕捉器”。在6000多米的深渊里“诱捕”了一天的设备,终于被缆车缓缓地拉上来。出水的瞬间,所有人都傻了眼:空荡荡的缆绳上,只剩下一截铁链,“宏生物捕捉器”不见了!
也许,捕捉器在海底卡到了岩石,永远留在了海底,因为连接的底部缆绳都被拉坏了。大家纷纷安慰许强华:“别急,还有下次呢。”这次,她十分坚强,淡然一笑说:“是的,总结经验,下次再抓。大海捞针,都要捞上无数次,何况是游动着的鱼。”
跟随“张謇”号从上海到南海、从深圳到新不列颠海沟,一路上风浪颠簸,许强华吃够了晕船之苦。船过西北太平洋的时候,她曾经长达一个星期都只能蜷缩在床上,每天仅靠啃一个冷馒头以及极大的毅力坚持下来。
“吃尽千辛万苦我都不怕,最怕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过,宏生物是深渊中的高等生物,目前在世界深渊研究中,采到样品的概率都很低。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有科学研究价值,”许强华说,“在船上,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成功在深渊里抓到了鱼。相信这个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
(新华社“张謇”号8月20日电)
编辑:黄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