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区狠下功夫破解“五大难题”强推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好
金城江区立足实际,对症下药,着力在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示范引领、创新手段、多元参与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破解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保障机制欠全”、“创建无章可循”、“创建无领头雁”、“监管疑难杂症”、“社会共治不力”等“五大难题”,确保了创建工作强力推进。
一、加强领导,破解“保障机制欠全”难题
高度重视,将“创城”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来推进。 一是党政主导高位推动。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部署“创城”工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创城”工作;设立“创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从食药监、农业、水产等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协调指导创建各项具体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视察,合力推进“创城”工作。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考核。 制定“创城”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区直各部门,并纳入其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食品安全考核权重由2%提高到3%。 三是严格督查形成机制。 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组织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创城”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推动了创建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四是强化投入保障机制。 本级在财政支出整体趋紧情况下,给予食品安全工作重点支持,年预算总额较上年增长20%以上;同时,强化宣传教育攻势,提升业主对软硬件升级改造投入的积极性。“创城”工作启动以来,累计投入资金已达700多万元。
二、严格标准,破解“创建无章可循”难题
对创建工作做出系统的安排和部署,制定详细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和措施,公布创建及验收标准等,推进了创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制定出台了《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及《食品生产企业示范创建标准》、《食品生产加工作坊备案基本要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标准》、《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标准》、《食品经营店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标准》、《食品冷冻库经营监督管理规范》、《食品配送管理规范》、《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标准》、《米粉店改造标准》、《小炒店改造标准》、《烧烤店改造标准》、《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标准》、《豆腐小作坊治理基本要求》、《食用植物油治理基本要求》、《米酒小作坊治理基本要求》、《糕点小作坊治理基本要求》等指导性文件,强推创建,确保了“创城”活动中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规范整改“有章可循”,按照统一设计推进,最终实现 “五有”(有宣传栏、有信息公开栏、有宣传标语、有环境绿化、有车间参观通道)“五规范” (规范生产工艺流程、规范生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人员着装管理、规范企业实验室建设、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五统一”(统一公示证照制度、统一进货台账管理、统一明厨亮灶、统一标识管理、统一脸谱出门)、“六个化”(经营合法化、布局合理化、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环境整洁化、三防有效化)等目标。
三、示范引领,破解“创建无领头雁”难题
我区以“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整体提升”为思路,以部分生产企业、城区相关路段、部分农贸市场、河池镇等为试点,开展多层次的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升。 在食品生产环节, 大力实施生产企业、小作坊环境改造升级工程,先后整改规范食生产企业5家、豆腐小作坊23家、食用植物油小作坊6家、米酒小作坊33家、粽子小作坊3家、登记备案7家、生产模范诚信企业6家。 在食品销售环节, 开展市场、超市、冷冻库、流动小吃摊点、食品小卖部的规范化建设,先后整改规范农贸市场7家、超市6家、冷冻库28家、流动小吃摊点80家、食品小卖部189家、熟食制品示范市场2家、。 在规范食品餐饮环, 从许可资质审查、人员管理、设置布局、采购贮存、设备设施、加工过程控制、清洗消毒、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入手,对大酒店、学校食堂以及城区和所辖乡村米粉店、小吃店、烧烤店、夜宵店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从业管理规范,先后整改规范大酒店5家、学校食堂9家、米粉店16家、小吃店36家、烧烤店3家、夜宵店21家、“明厨亮灶”试点创建53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星级单位12家、乡镇食品安全示范学校食堂22家。 另外, 12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均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通过试点创建,为“创城”工作的全面铺开树立了标杆。
四、创新手段,破解“监管疑难杂症”难题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法,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疑难杂症”难题,确保食品安全长治久安。 一是建立健全盲点机制。 实施农村集体聚餐规范管理工程,建立农村厨师培训和体检、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等制度,探索实行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有奖申报管理制度(即:农家举办50人以上农村集体聚餐时,提前3天以上向所在屯信息员提出备案申请,信息员在及时做好备案登记后,立即向村(社区)协管员报告,协管员再及时向乡镇(街道)食药监管所报告,然后区食药监局委托乡镇食药监所当场兑现10元奖励给农家),有效防范了农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是建立健全难点治理机制。 围绕“取缔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目标,出台了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流动烧烤摊、小吃摊、食品冷冻库、熟食制品经营、海鲜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农贸市场划行归市等规范化经营管理办法,对2832家生产经营单位的软硬件进行了统一规范整改,使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的重点难点部位得到有效整治。
五、多元参与,破解“社会共治不力”难题
大力构建多元参与创建格局。 一是加大联合执法。 组织食安委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夜宵摊点整治、学校食品安全、水产品整治、无证经营整治等联合执法行动,共取缔夜宵摊点25家,查处违法案件11起,销毁不合格食品1539公斤,保障了公众饮食安全 。 二是接受社会监督。 聘请政风行风社会监督员,及时听取其意见建议,公开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在各大型超市设立“12331”投诉站,广泛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共受理投诉举报176件,推动了社会协同共治良好局面。 三是开展教育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上门动员”方式,广泛开展经营主体宣传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参与“创城”积极性,先后举办集中培训20期、上门动员户均3次以上,有效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是整合宣传资源。 组织开展“12331”投诉举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系列宣传活动,在河池日报、河池电视台、河池广播电台等开设宣传专栏(报道),并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利用手机短信、发放宣传资料及致市民和学生一封信和利用城区公益性大型T型宣传牌、中心城区部分单行线护栏灯箱广告、公交车尾显示屏和候车亭灯箱广告、出租车车载LED屏、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等媒介经常性播放创城及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全方位宣传“创城”工作,着力营造浓厚氛围。至目前,共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686条,印发宣传材料29余份,摆放展板572块,张贴宣传画2万余张,制作墙报67期,解答群众咨询8万余人次,LED播放600余条,发送手机短信3万余条、一封信6000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