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西民族志影展即将开幕 读取镜头下的民族情怀

30.11.2016  13:36

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

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的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正在致力于推动纪录影像的多元取向,让更多人通过民族志纪录片来分享到这种看得见、听得到的民族文化。12月9日,2016广西民族志影展将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幕。12月10日至14日期间,数十部入围影展的优秀作品将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公开播映。

乡村影像单元意义特殊

民族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如民族传统村落的破坏,古老民族生活方式的消亡,这些内容如果仅用文字是很难完整记录的,尤其是像宗教活动、舞蹈音乐、年节庆典、婚丧礼仪等社会行为与文化活动。从呈现的效果上,文字也没有影像那么直观。除此之外,影像能够超越族群、语言和文字的界限,可以被不同地域的群体所理解、接受。正因如此,广西民族博物馆从2004年筹备建馆之初,就开始尝试将影视人类学的方法运用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并依托分布于广西各地的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文化记忆工程”项目,用影像手段记录、收藏、展示和研究广西的民族文化。

新的尝试效果不错。从摄像机的中景、远景,到设备的拖拉摇移;从影片的剪辑合成,再到字幕的撰写配放,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手把手地教授生态博物馆当地的村民和民间爱好者,让他们学习去用镜头“搜索”身边具有传承、保护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工艺,记录那些正在黯然远去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俗。2013年,为了给这些珍贵的民族生态影像更广阔展示空间,广西民族博物馆连续两次举办纪录影像展。2014年,广西民族博物馆把这一影展定位为专注民族文化的固定性双年展,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由此而生。从最初的生态博物馆影像培训发展起来的“乡村影像单元”,成为影展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竞赛单元。

扛起摄像机,扮演解读者

为了鼓励更多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居民参与其中,乡村影像单元特别设置了两个优秀影片奖和两个文化遗产贡献奖。

广西民族志影展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乡村影像单元征集的作品,并不是希望作者单纯地去拍摄一些与乡村题材有关的影像,而是希望那些真正生活在乡村里的当地人扮演起“文化解读者”的身份,从自己生活的视角出发,去重新审视、解读和记录自己,以及身边人的民族文化生活。“当这些普通的村民拿起摄像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讲述本民族的文化故事,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恰好可以打破传统民族志片段性的缺陷,从而使纪录更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作品也更具有收藏和研究价值。

同时,拍摄者选择直接介入到拍摄对象的生活中,一方面可以亲身体验其社会功能与文化特质,同时也能将拍摄对象置于非常的境遇之中,使其展现出某种可被激发的文化潜力。此外,部分民族文化内部存在着其固有的禁忌,如果由外人来进行拍摄,在理解和沟通方面就会出现困难。这时候,让民族文化内部的成员来完成拍摄,就可以弥补外来者在观察、参与方面的缺陷。

团队参赛,题材更有看头

在入围2016广西民族志影展的48部影片中,乡村影像单元收到了21部作品。组委会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参赛者不再以个人出现,而是有着团队的身份;拍摄作品的角度越来越细致、生活化,同时有更多的作者观点被赋予作品其中,作品不再只是单纯的影像记录。

团队报名参与民族志影展,可以使作品呈线性发展趋势,题材不会轻易重复,同类题材在将来还能系列化发展下去。也正因为大多数作品都以团队方式参赛,这些作品的作者在拍摄时,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让拍摄角度更为新颖,内容也丰富化。”组委会向记者推荐了两部作品。来自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管团队的《壮族做“金库”》,记录的是壮族的一个特别习俗。“金库”是龙胜龙脊壮寨女儿、孙女外嫁的晚辈们在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等长辈辞世时,专门为其定做的装满“金银财宝”的“钱箱”,以此祝愿长辈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富足和快乐。在组委会看来,这类作品题材虽然并不算少见,但是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管团队的作者侯庆恒能够坚持3年连续不断拍摄作品参赛,这次递交的作品抓到了很多关键细节来讲述,由此可以看出他作为民族文化日常生活的参与者,与拍摄对象的交流内容具有一定深度,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拍摄的方式也让人觉得舒服、合理。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刘世生递交的作品《光明的心弦:毕光明和他的三弦梦》,也很具代表性。作品全景展示了彝族撒尼大三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毕光明制作超级大三弦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反映了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真实的生存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