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老战士忆烽火岁月:"做梦都想把鬼子赶出中国"
“严格来说,我并不算抗战老兵,因为我没有亲身参与任何战斗,我只是在后方为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和补给工作,见证了那场战争。”说起抗战岁月,86岁的杜琴老人感慨不已。出生于山东昌邑的她,抗战胜利后跟随家属南下支援广西工作,如今已退休在家多年。近日,记者来到杜琴老人的家,了解老人抗战的烽火岁月。
杜老向记者讲述抗战岁月。(晚刊记者 付华周 摄)
“ 干啥都行,只要能保家卫国”
杜琴老人的小院安静而清幽,这是老人住了大半辈子的家。陈旧的饭桌、椅子,墙上挂的镜子、贴的画报,处处都显现一个老革命家的简朴。
杜琴头发花白、眼窝深陷,因为年事已高,有些耳背,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她说话很流利,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有时会忘记自己说到哪里。
“1945年,我刚满16岁。开春的时候,因为我二哥去参加八路军的缘故,我父亲被日本鬼子抓走,在牢里吃尽苦头。”说到这里,杜琴很激动。后来,八路军的部队有部分人员留守在杜琴的村子,她得以加入当地的妇联组织,专门组织女民兵、青妇小分队开展日常的军事科目训练,同时制作军袜和军鞋、组织物资送往前线。“虽然一直都没有摸过抢,但是当时心里想着干啥都行,只要能保家卫国。”
不顾生死输送物资
杜琴说,遇见鬼子进村扫荡,她们会提前组织妇女、小孩转移到另外的村子,如果遇上大规模的捕捉,就要火速逃走。有一次,她们走了50多公里路,差不多逃到海边,躲到船上,鬼子才没有追来。躲过一劫之后,他们又得重新出发,寻找适合居住的村子,然后继续为前方的部队做好服务。
“那时候,村里的粮食、棉花、布匹都很缺,可是为了支援在前线打仗的士兵,群众把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粮食和物资送给八路军。”杜琴回忆说。
说起为部队输送物资,杜琴印象最深的就是通过敌占区时,在敌人的探照灯下死里逃生的经历。“有一天晚上,我们去送军鞋,刚走到敌人的碉堡下就听到机枪轰鸣。由于当时走在远离村庄的路上,没地方藏身,我们只能趴在地上,耀眼的探照灯射在头顶,子弹就射在离我不到两米远的地方,泥土、石子像下雨般落在身上。当时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手脚都不听使唤了。”老人说,几分钟后,探照灯改变方向,他们在民兵队长的带领下快速通过敌人的扫射区,把物资顺利送到前方。
在昌邑武装部、妇联干了半年多,杜琴和她的姐妹辗转于昌邑的各个农村地区,源源不断地为部队输送一批批物资,支援前线的抗战。“当时做梦都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好几次在梦中欢呼,把姐妹们吓一跳。”杜琴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