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讲述创城“三连冠”背后的故事
个人文明凝聚成城市文明
——志愿者讲述创城“三连冠”背后的故事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莫棋惠)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军;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杆。创城期间,邕城志愿者们同样挥洒汗水日夜忙碌。今天,让我们走近3名志愿者代表,听他们说说创城背后的故事。
谢华娟:
无私奉献文明整个城市
谢华娟是西乡塘区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华娟加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后,常常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到南宁市各项公益慈善活动中,累计服务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荣获南宁市“五星志愿者”称号。
回忆起创城期间的日子,谢华娟笑笑说:“那段日子真难忘,下班之后还要对无物业小区进行巡逻,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但是南宁获得了文明城市‘三连冠’的荣誉,想想也值了。”在创城期间,从开始的测评到最后的检查,谢华娟表现突出,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创城的交通疏导、社区维护清理工作,尽到了一个普通市民应尽的义务。
“志愿服务是一件令人‘上瘾’的事。”谢华娟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让她更加义无反顾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无止境地走下去,“一个人的无私奉献能帮助很多人,很多人的无私奉献就能文明整个城市。”
李桃:
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南宁
“在电视机前得知南宁连续三次获得文明城的消息,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李桃兴奋地说。
李桃是西乡塘区华强街道党工委书记,她被少数民族同胞称为“贴心”书记。20多年来,她始终关注和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11年,李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为契机,成立了南宁市少数民族志愿服务团队并担任队长,为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困难补助、清真食品等服务,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和联谊行动,切切实实地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使他们迅速融入城市生活。特别是针对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市区繁华地段随意摆摊设点的实际,李桃积极协调城管大队为其在合法地段安排了固定的经营摊位。她带领下的志愿团队创建的“13456”服务平台被国家民委专家确定为“南宁模式”,也得到了来邕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一致认可。
李桃说:“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融入南宁、热爱南宁需要我们志愿者付出爱心和热情,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收获了快乐。特别是习总书记在表彰会上的讲话令我十分振奋,今后一定要加强工作,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做好,为南宁的文明城市创建增添光彩。”
梁展豪:
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南宁第三次获评文明城市,今早看了报纸才知道这事,我们能为创城出份力,值了。”在火车站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梁展豪拿出了当日的报纸,乐呵呵地说,“我还要把这个消息与我在志愿者网站上认识的其他城市的志愿者朋友共同分享,把我们的这块金字招牌打出去。”
这个周末,梁展豪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火车站志愿服务站,为来来往往的游客提供便民服务。
自从做了志愿者,梁展豪的生活改变了,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四处观察,看见地上的垃圾便随手一捡,看见问题就立即“咔嚓”一张,反映给有关部门。另外,他还主动发现自己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不管老年人还是单亲家庭、低保住户、外来务工人员,只要是最需要帮助的,就尽其所能给予爱心帮扶。“虽然我的志愿服务时间并不长,服务还不是很专业,但对我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而且习总书记的话也让我更加有干劲,接下来就努力向着‘五星志愿者’的目标迈进。”梁展豪说。
编辑: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