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癌治癌更科学?
多吃碱性食物可降低患癌几率,孕妇穿防护服可有效防范电脑辐射,餐前吃水果营养吸收更好,多吃酵素能排毒……一段时间以来,微信朋友圈里各种“富有”科技含量的“忠告”越来越多,让人难辨真伪、无所适从。
这些看起来满含善意、头头是道的“忠告”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事实的真相又是什么?记者选取了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甚广的一些科技传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杨运桂、孙英丽和米双利为您解疑释惑、正本清源、揭示真相。
——编 者
“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单”中绝大部分可适量食用
微信“忠告”:
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着一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单”,人们日常吃的葵花籽、口香糖、油条、腌菜等赫然位列其中——舌尖上的至爱物原来都是闻之色变的“致癌物”。
专家回应:
除了“黑名单”中提到的腌菜含有明确可致癌的物质,其余食品并没有那么“恐怖”。
米双利:几乎所有的腌菜和酱菜在腌制过程中都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转化成的亚硝胺是被科学研究证明了的致癌物质。食物中加入盐腌制一两天至20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最高的。超过一个月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则减少至安全范围。因此,对于腌制食品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并且不宜大量食用。
孙英丽:葵花籽致癌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葵花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使女孩子皮肤变光洁。因此,根据身体状况适量摄入是有利健康的。当然,葵花籽吃过量了对肝不好,因为它会消耗胆碱,就会影响到肝,但一般人吃不到那么大的量,也不会致癌。需要注意的是,葵花籽如果发生霉变,则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它是致癌物质。但造成葵花籽发苦的不一定就是黄曲霉素,所以如果平时吃到苦籽,只要及时吐掉并漱口即可。
对于口香糖,网上称其使用的阿斯巴甜是致癌物。其实,阿斯巴甜是一种糖替代品,是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限量标准内就没有问题。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等审核评估后,都认为阿斯巴甜无致癌作用。
至于油条、河粉、皮蛋、爆米花,其实涉及的是铅等重金属在制作中含量超标后的危害。重金属摄入过量产生的主要是失眠、贫血、智力减退等中毒反应,跟致癌不是一回事。但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的确是有危害的,所以对于上述食品建议少吃。
杨运桂:人体是一个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有机体,化学元素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水、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而食物的主要成分与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相同,为维持人体代谢平衡提供了化学元素来源。因此,经过长期选择和驯化的原生态食物本身理论上都不会致癌。只要在之后的深加工处理过程中能保证安全,如没有受到致癌物质的污染,就不需要担心。
人体没有酸碱性之分,食补也无法改变人体酸碱性
微信“忠告”:
有研究表明,癌细胞不容易在碱性环境中存活,因此癌症不会在碱性体质的人群中生成;相反,酸性体质的人群罹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会更高。所以,酸性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碱性食物(比如绿叶菜和水果)来改变体质,从而降低罹患癌症的几率。
专家回应:
人体根本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分。人为地干扰身体体液酸碱性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杨运桂:这种观点从生物学上根本就讲不通。人体应该没有酸性和碱性之分。人体内有许多种液体: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无法用pH值来衡量。
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另外,胰液的pH值高达8.8,属强碱性。而人体中有几个部位,必须偏酸才算健康。比如胃的酸碱值在1.5到2之间;健康的皮肤酸碱值应该是5.5左右,处于弱酸性,这样能保护皮肤不容易滋生细菌。
也就是说,人的体液各有各的酸碱度,不能将人的体质笼统地分为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人为地干扰身体体液酸碱性,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米双利:癌细胞的确不能在过度碱性的环境中存活,但它也一样不能在酸性环境里存活。同理,身体其它正常细胞也一样,在各自组织器官的适当酸碱环境下才能生长得比较好。
另外,所谓的酸、碱食品应称为呈酸性食物和呈碱性食物,这只是化学家对食物的一种酸碱判定,对改变人体的酸碱性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孙英丽: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讲,癌症与酸性确实能扯上一点关系,但并不是“酸性体质”诱发肿瘤,相反是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有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得快,肿瘤组织中血管、氧气和养料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就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然而,肿瘤细胞内部的pH值却是与正常细胞相同的。值得强调的是,实体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只要方案正确,放化疗治癌有效果
微信“忠告”:
癌症进行手术和放化疗后,在大量癌细胞被杀死的同时,正常细胞也会被杀死,彻底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反而会促使病情加快恶化,加速死亡,远不如保守治疗的效果。
专家回应:
越来越多的案例已证明了化疗放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今后精准医疗的发展将会使放化疗的副作用越来越小。
孙英丽:总体上看,越来越多的案例已证明了化疗放疗药物对癌症的治疗效果。例如,因为抗癌药物顺铂和其他药物的应用,睾丸癌治愈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到70%提高到现在的96%。
当然,也有一些癌症患者因为放疗化疗的副作用而加速死亡,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放化疗确实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于缺乏针对性和识别不够精准,它在杀死大量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很多非癌症细胞,一些病人就会因此产生很强的化疗反应。
第二,不恰当的医疗策略也会放大放化疗的副作用。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跟主治医生的水平有很大关系,用药量的大小非常关键。在正规的大医院,做放化疗之前一般都会有专业的医师团队为癌症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案。
然而,有时医疗团队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做到及时调整,结果就导致病人最终死于心脏等器官的衰竭或其他并发症,而不是死于癌症。
米双利:当前,在癌症的研究和治疗领域特别推崇精准医疗,也叫个性化医疗。它是指定制医疗模式,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
比如,在治疗一个癌症病人前,首先对他进行基因测序,针对个体情况给他用药,这样靶向性会更强。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放化疗方式必将不断改进和完善,疗效也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