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也是成长的烦恼

10.02.2015  12:51

  混得不好就不回家过年 小伙与亲人失联15年,8日凌晨6点过,一对父子从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此前,33岁的儿子小陈,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因为办理一张临时身份证,重庆民警得知他恐归15年,通知了家人,这才得以合家团圆(据2月9日《重庆晚报》)。

  混的不好不愿回家过年,甚至连旧时好友亲朋都不愿在联系,持这种态度的年轻人,据笔者所知,在时下社会里还真为数不少,然对于大多数“恐归”一族而言,即使三年两年不回家过年,往往也会和家人亲朋保持联系,但像小陈这样15年既不回家过年,也不与家人保持任何联系,完全如“人间蒸发”乃至户籍都被注销的情况,着实非常极端罕见。实际上这种近乎于病态心理的“恐归”,除了自身存在严重的不自信和孤僻心理之外,也是传统价值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交集的一种“烦恼”,本身并不值得奇怪。

  在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向来推崇“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选择外出拼搏,往往从心理上就萌生出“衣锦还乡”的梦想,而周围人往往也会用某人外出几年“衣锦还乡”的故事,添油加醋来与某些外出几年“一事无成”的情况进行对比,这就让不少立志外出“干一番事业”的年轻小伙子,把外出的成功想象的过于简单,然正如那句话所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又太骨感”,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巨大的反差之后,不少人既后悔当初离家时的豪言壮语,又羞于以一个不成功面孔回乡面对父老和周围人的目光,于是就干脆选择逃避,把希望和理想寄托于下一年,当一年又一年并没有取得可以让父母乡邻为自己感到骄傲乃至羡慕的成就,时间越长心理产生的落差就越大,一方面越是思念家乡父母和周围乡亲,另一方面越是对回乡产生恐惧,很怕在父母和周围人眼里成为“百事不成”的话题。

  现实经济社会的功利氛围,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很多事业所谓的成功往往并不取决于知识水平甚至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依靠灵活的头脑和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机遇,短短数年之内便聚敛和赚取到巨大财富,而这些所谓成功者,几年或数年前在农村里可能还都是普通的农民,没有凭知识和学历依然获得成功,这让很多像小陈这样的知识性农民越发感到落寞,尚缺制度完善的市场经济,造就了众多来自农村的“暴发户”,当这些“暴发户”频频衣锦还乡引来众多羡慕的同时,也给很多对外出抱有很大成功希望,经过数年奋斗却“一事无成”的年轻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更感到无颜回乡。

  小陈15年前初中毕业既到重庆河运校学习工程机械专业,在当时的农村,小陈完全应属于优秀一族,包括当时的村长都鼓励他认真学习,可想而知,小陈对未来既抱有很大的预期,也更希望用自己的成功来回报供自己一人读书的父亲和哥哥,但现实并没有给小陈实现成功的希望,反而陷入一年又一年平淡的轮回,越是希望用自己的成功赢得父母的赞许和周围人的羡慕,但成功却离小陈似乎越来越远,以至于此后的15年时间,虽然非常思念父母家人,但再没有回乡面见父母亲人的勇气,笔者并不赞同心理专家的分析,小陈自感无脸回家过年,并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亲情伦理和价值观念上陷入迷失,其实他并不清楚,任何父母固然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但最不在意孩子是否成功依然深爱自己的却也只有父母和亲人,小陈如果平淡的面对功利,15年正常和父母家人团聚过年,远比15年音信皆无所取得事业成功给父母的带来的安慰更大,更何况他不仅在外漂泊15年,事业没有取得成功,给父母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恐怕再难弥补。

  对于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年轻一族,有“好男儿志在四方”决心和勇气固然可嘉,但也应当拥有积极面对现实的平和心态,现实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否则也就不意味着成功,然对于孝敬养育自己父母,每个人的机会和权利却是均等的,儿女事业成功,可以给父母物质和精神上的孝敬,平平淡淡常伴父母左右,同样也能让父母获得很大的满足和慰藉,儿女事业无论成功与否,父母依然都是深爱自己的父母。显然,小陈的这种极端“恐归”非常不可取,但也应该看到,这也是市场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给年轻人所带来的“烦恼”,而随着制度的完善,社会和个人心态越来越成熟与平和,这种极端的“恐归”势必会越来越少,而社会公平体制的日趋完善,也会冲淡更多的功利,少些偏见与势力的目光,节日“恐归”也会越来越少。(朱永华)

编辑:覃凤妮